[发明专利]工作机械用主轴接头无效
| 申请号: | 200980101221.5 | 申请日: | 2009-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3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辰田好教;西田阳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3Q1/00 | 分类号: | B23Q1/00;B23Q1/7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建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 机械 主轴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有关于工作机械用主轴接头,特别是有关于对于主轴单元供给电力和流体用的构造。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系,在所谓的加工中心等的工作机械中,揭露有主轴接头,其支持将安装有工具的主轴旋转驱动的主轴单元、具有回转驱动用的叉形的驱动部(A轴驱动部)。
上述主轴单元系,藉由被内藏的主轴马达(也称为内建马达),在主轴单元的壳体内、将可自由旋转地被支持的主轴旋转驱动。在上述主轴马达,供给驱动电流用的动力线被连接,此动力线系,从主轴单元的壳体内朝外部被引出,朝向工作机械侧的电源电路被配线。
又,上述动力线系,一般以在主轴单元转动之际不成为障碍的方式,通过支持主轴单元的支持接头的壳体内而被配线。又,从主轴单元朝支持接头的配线系,也存在将动力线从主轴单元的后端部(后端面)一但朝外部导出后、再导入至支持接头内,但也有避免伴随着主轴单元的转动、动力线的挥动,形成贯通孔在支持被设置于支持接头内的主轴单元用的支持轴,在支持轴内、通过动力线而配线,动力线不露出至外部的情形。又,在习知一般的主轴接头中,如上述般、在支持轴内通过动力线而配线的情形,仅可在分别位于主轴单元两侧的支持轴中的一方配线而被构成,成为仅从主轴单元的单侧延伸出动力线而配线的构造。
又,将生产性提高而将主轴马达高输出化的话,伴随于此、动力线变粗。又,应将主轴以低速及高速的两阶段可驱动、主轴马达为具有高速旋转用卷线和低速旋转用卷线的卷线切替式的情形,动力线的数目加倍(例如,三相马达的U、V、W相各一根加倍而共计六根)。
又,在支持轴中的配线路径,不仅主轴马达用的动力线、且有从被设置于主轴单元内的传感器(马达用的温度传感器、旋转传感器)的信号线被配线的情形。又,也有将供给加工用流体至主轴单元的管配管的情形。作为此加工用流体,例如,为了防止在切削加工时产生的切削粉侵入至主轴单元内、从主轴的前端附近朝向工件侧被喷射的空气、冷却主轴马达用的冷却用的流体、加工用的冷却液等被举出。
如上述,在支持轴内,复数根动力线或信号线的所谓的电缆类被配线,且有流体供给用的管被配管的情形,将这些复数根电缆类或管通过支持轴内的话,支持轴中的贯通孔内的空间没有剩余,伴随着支持轴的旋转、上述电缆类扭转摩擦而恐怕会产生断线。又,由于空间没有剩余,无法通过较粗的动力线,而有无法对应于高输出的主轴马达的情形。在动力线的情形,动力线被插通的空间的容积率在设计上被规定,在没有剩余的空间无法通过动力线。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5,584,621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系,在主轴单元用的复数根动力线、信号线、流体供给用的管等(以下称为“线体”)在支持轴内被配线、配管(以下称为“配索”)的主轴接头中,在上述线体被插通的状态下、支持轴内的配索路径作为空间的剩余多的构造,防止在电缆类产生断线,且可对应于高输出的主轴马达。
基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系为一种工作机械用主轴接头(1),包括:主轴单元(4),将前端安装有工具(2)的主轴(3)藉由被内藏的主轴马达(5)旋转驱动;以及支持接头(6),作为支持上述主轴单元(4)的支持接头(6),具备在上述主轴单元(4)的转动轴线(A轴)方向分离而被配置的一对叉形臂(7)以及在各叉形臂(7)内藉由轴承(13)可自由转动地被支持而被连结至上述主轴单元(4)的一对支持轴(9、30、31);其中在上述各支持轴(9、30、31)、形成将从上述主轴单元(4)延伸出的复数个线体(22)配索用的贯通孔(12),将上述复数根线体(22)分为两群而作为两个线体群,且将各线体群分别在上述一对支持轴(9、30、31)分开而配索。
又,在本发明中,上述复数根线体(22)包含供给驱动电流至主轴马达(5)用的动力线(22a)和将从被设置于主轴单元(4)内的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的信号线(22b),将上述动力线(22a)和上述信号线(22b)分开为不同的上述线体群而配线也可。
又,在本发明中,将上述支持接头(6)、在上述各叉形臂(7)内、作为其构成要素、在上述支持轴(9)以及上述轴承(13)加上、转动上述支持轴(9)用的驱动马达(14)以及保持上述支持轴(9)的转动位置用的挟持装置(28)被配设,将藉由上述各构成要素被构成的上述一对叉形臂(7)内的构造、对于上述主轴单元(4)中的上述主轴(3)的旋转轴线(C轴)线对称也可。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12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