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以及油添加剂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00471.7 | 申请日: | 200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2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远藤景;浦田公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迈特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C235/16 | 分类号: | C07C235/16;C07C231/02;C10M133/16;C10M133/56;C10N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杨淑媛;郑霞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化合物 及其 合成 方法 以及 添加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用作氟化油的热分解抑制性优异的油添加剂的新型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以及油添加剂。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油添加剂以耐磨损性、耐久性、耐热性、防锈性等性能附加及性能提高为目的添加在油中。
因此,不仅油的开发、而且油添加剂的开发也是重要的课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新型化合物及其新型合成方法正在得以研究。
本发明人等着眼于油中的氟化油的添加剂,对各种添加剂不断研究的结果发现,氟化油的聚醚部位受热而分解,因此,氟化油的耐热性不充分。
于是,对防止氟化油的热分解的方法进行了不断研究,结果发现了在使用某种特定的化合物作为油添加剂时,发挥氟化油的热分解抑制性能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一种通式(1)中m=0的消泡剂,但用作氟化油的添加剂时,存在氟化油的热分解抑制性能差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9-127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化合物,其在用作氟化油的添加剂时,发挥该氟化油的热分解抑制性能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添加剂,其发挥氟化油的热分解抑制性能效果。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化合物是使用具有与氟化钠同样的氟化氢吸收功能,且比氟化钠毒性低的化合物合成出。
此外,本发明的其它目的通过以下的记载而明确。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各发明得以解决。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是以下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1)
[化1]
其中,Y表示氧原子(O)、硫原子(S)、CO基、SO基、或SO2基,k为1~5的整数,m为1~10的整数,n为1以上的整数。苯基上具有的两个取代基的取代位置可以为邻位、间位、对位的任一种。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在通式(1)中,Y为氧原子(O),m为1或2。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是以下述通式(1)表示的油添加剂(以下称为本发明的油添加剂),
通式(1)
[化2]
其中,Y表示氧原子(O)、硫原子(S)、CO基、SO基、或SO2基,k为1~5的整数,m为1~10的整数,n为1以上的整数。各苯基上具有的两个取代基的取代位置可以为邻位、间位、对位的任一种。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添加剂,在通式(1)中,Y为氧原子(O),m为1或2。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油添加剂,其是氟化油的添加剂。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明是一种合成方法,其包括,使下述通式(2)表示的酸氟化物和下述通式(3)表示的具有二氨基的化合物在吡啶溶剂中反应,合成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2)
[化3]
其中,k为1~5的整数,n为1以上的整数,
通式(3)
[化4]
其中,Y表示氧原子(O)、硫原子(S)、CO基、SO基、或SO2基,m为1~10的整数。各苯基上具有的2个取代基的取代基位置可以为邻位、间位、对位的任一种。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成方法,其中通式(2)表示的酸氟化物为下述通式(4)表示的酸氟化物,
通式(4)
[化5]
其中,n为1以上的整数。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可以提供一种新型化合物,其在用作氟化油的添加剂时,发挥该氟化油的热分解抑制性能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可以提供一种油添加剂,其在用作氟化油的添加剂时,发挥该氟化油的热分解抑制性能效果。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可以提供一种新型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化合物是使用具有与氟化钠同样的氟化氢吸收功能,且比氟化钠毒性低的化合物合成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比较例1的结果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结果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2的结果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3的结果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4的结果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迈特株式会社,未经优迈特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04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