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滤油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80000499.3 | 申请日: | 2009-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7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西川幸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35/02 | 分类号: | B01D35/02;B01D35/30;F01M11/03;F16H57/02;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柳春雷;南 霆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滤油器,更具体地涉及组合多个部件而构成的滤油 器。
背景技术
关于以往的滤油器,例如在日本专利文献实开昭61-143620号公报 中公开了以重量轻且成本低的构成作为目的的汽车滤油器(专利文献 1)。对比文件1中所公开的滤油器具有由合成树脂形成的法兰和阶梯 环、以及网状过滤体。网状过滤体的周边部通过法兰下表面的周边部和阶 梯环来夹持,并超声波焊接法兰和阶梯环,由此固定网状过滤体。
另外,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11-280447号公报中公开了以实现构 造的简化作为目的的发动机润滑油吸入装置(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2 中所公开的润滑油吸入装置具有开口形成机油入口的管道、以及由具有很 多孔的铝板形成并以覆盖机油入口的方式安装的滤油网。滤油网以弯曲成 圆筒状的状态夹插到管道内部中,并以其外周面的端部接合于管道内壁面 的状态焊接固定。
另外,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5-23508号公报中公开了以扩大对混 入油中的铁屑进行吸附的吸附面积作为目的的、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系 中的油过滤器(专利文献3)。在专利文献3中所公开的油过滤器包括过 滤器主体、嵌合在过滤器主体的外周上的筛网部件、固定安装在过滤器主 体的下部并保持筛网部件的盖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实开昭61-14362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11-28044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5-235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除去混入机油中的异物,在利用具有筛网装的过滤体的滤油器。 该滤油器由于除过滤体以外还包括使机油流动通过的管道部件、用于将滤 油器固定在周围部件上的法兰等多个部件,因此需要接合部件之间。在上 述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各种滤油器中,在部件之间的接合方法中使用了超 声波焊接、其他焊接法等,在滤油器的可生产性的提高、成本的降低这样 的方面存在改善的空间。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实现可生产性 的提高以及成本的降低的滤油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滤油器包括管部件、过滤体、过滤体保护部件、以及固定部 件。机油在管部件中流动通过。过滤体配置在管部件的一端。过滤体保护 部件连接于管部件的一端,以覆盖过滤体的方式设置该过滤体保护部件。 固定部件用于在周围部件上固定管部件,该周围部件配置在滤油器的周 围。固定部件具有铆接部,该铆接部将过滤体保护部件和管部件铆接成一 体。
根据这样构成的滤油器,通过在固定部件上设置铆接部,能够统一接 合过滤体保护部件、管部件以及固定部件。由此,能够提高滤油器的可生 产性,降低其制造成本。
另外,优选的是,过滤体保护部件具有:顶端部,配置在管部件的一 端的延长位置;以及至少两根的柱状部,该柱状部从顶端部向管部件的一 端延伸;过滤体保护部件由一张板材成形。
另外,优选的是,在固定部件上形成被插入管部件的一端的孔。过滤 体保护部件以柱状部插入在孔中的状态被铆接部铆接。根据这样构成的滤 油器,能够通过简单结构来防止柱状部向外侧扩展。
另外,优选的是,过滤体是通过将一张网状部件以使其相对的周边彼 此重合的方式卷绕成圆筒状而形成。滤油器还包括过滤体支撑部件,该过 滤体支撑部件配置在过滤体的内侧。网状部件的周边被夹持在过滤体支撑 部件和过滤体保护部件之间,由此保持过滤体的形状。根据这样构成的滤 油器,消除了网状部件的周边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防止异物侵入。
另外,优选的是,过滤体保护部件具有顶端部,该顶端部配置在管部 件的一端的延长位置。过滤体支撑部件具有推压部,该推压部配置在管部 件的一端的延长位置并与顶端部重合。过滤体在管部件的一端的延长位置 被夹持在顶端部和推压部之间。根据这样构成的滤油器,在管部件的一端 的延长位置消除了过滤体和过滤体保护部件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防止异 物侵入。
另外,优选的是,铆接部将过滤体与过滤体保护部件、管部件铆接成 一体。根据这样构成的滤油器,在管部件的一端消除了过滤体和过滤体保 护部件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防止异物侵入。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0004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