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联合收割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000337.X | 申请日: | 2009-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7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桐畑俊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洋马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01B69/00 | 分类号: | A01B69/00;A01D69/00;B62D11/08;B62D11/18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黄永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收割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收割装置及脱谷装置的联合收割机,更为详细的 是涉及转向操作行驶机体,使之沿农场的未割谷秆列移动,连续地收 获谷粒的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联合收割机中,将来自搭载于行驶机体的发动机的 动力经由直行用变速器传递的同时利用回转用变速器反旋转传递给左 右行驶履带等的行驶部。
这种构成的联合收割机之一例被公开于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 的联合收割机中,直行用变速器的驱动输出量、即行驶机体的直行速 度根据设置于操纵部的主变速杆等直行用手动操作件的操作量来调 节。即,上述直行用手动操作件若处于中立位置,则行驶机体不直行, 但通过操作上述直行用手动操作件,以对应其操作量的速度前进行驶 或后退行驶。
另一方面,上述回转用变速器的驱动输出量、即行驶机体的回转 方向及回转速度根据操纵部中驾驶座位的前方配置的方向盘等回转用 手动操作件的操作方向及操作量来调节。
该情况下,上述直行用手动操作件和上述回转用手动操作件如上 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经由多采用杆或臂、枢支销等的机械式联动机 构,与直行用及回转用变速器联动连结,根据该机械式联动机构的作 用,作为履带式车辆的同时能够以与四轮机车相同的操作间隔来运转 (操纵)。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77619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联合收割机中,机械式联动机构多采用长 的杆或臂、枢支销等,由于是相当复杂的结构,所以具有在该机械式 联动机构中需要的零件成本高,与近年上升的成本下降要求不相称这 类问题。
而且,在专利文献1的联合收割机中,由于只用所述回转用手动 操作件的操作进行行驶机体的回转,所以即使易于大幅度回转,在沿 农场的未割谷秆行列移动时,所述回转用手动操作件的操作也很麻烦。 为了进行沿农场的未割谷秆行列转向行驶机体的条垅对合操作,设置 构成为使所述回转用变速器进行回转动作的促动器,但因将促动器配 置于变速箱,所以具有不能简单地构成变速箱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将解决这些问题作为技术课题。
为实现该技术课题,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将搭载于行驶机体上的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左右行驶部的直行 用变速器及反旋转传递给所述左右行驶部的回转用变速器、相对于所 述直行用变速器的直行手动操作件、相对于所述回转用变速器的回转 用手动操作件,该联合收割机具备可以绕相互正交的二条轴线转动的 控制体,该控制体通过随着所述回转用手动操作件的回转操作的该控 制体的绕所述第一轴线的正反转动,经由回转联动机构,使所述回转 用变速器进行回转动作,另一方面,通过随着所述直行用手动操作件 的变速操作的该控制体的绕所述第二轴线的正反转动,使所述直行用 变速器进行变速动作,另外,该联合收割机具备配置所述控制体的转 向箱、以使所述回转用变速器进行回转动作的方式构成的促动器,将 所述促动器组装在所述转向箱中。
第二方面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具备液压 缸作为所述促动器,所述液压缸是具备不使所述回转用变速器进行回 转动作的中立位置的三位置缸的结构。
第三方面如第二方面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 缸的所述回转用变速器的回转动作被限制为不超过规定的旋转限度角 度。
第四方面如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设置将所述液压缸与所述回转联动机构连结的连结机构,所述连结机 构组装在所述转向箱中,所述液压缸经由所述连结机构及所述回转联 动机构,使所述回转用变速器进行回转动作。
第五方面如第四方面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 机构具备回转联杆,将所述回转联杆的中间部枢装于与所述控制体的 绕所述第一轴线正反转动联动转动的回转输出臂,将该回转联杆的一 端与所述回转用变速器连结,将该回转联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液压缸连 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洋马株式会社,未经洋马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0003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诊断用传感器单元
- 下一篇:图像处理装置、系统以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