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电路阶层级数的排序仿真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000268.2 | 申请日: | 2009-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0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朱宁嘉;詹姆斯·拜尔;彭知识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诺普系统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栗若木;颜涛 |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电路 阶层 级数 排序 仿真 | ||
1.一种用于仿真集成电路设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存取一优化阶层式网络表;
决定所述优化阶层式网络表中节点的一节点级数排序;
根据所述节点级数排序,以一静态电流驱动方案并接着以一动态电流驱动方案区隔所述优化阶层式网络表的电路;
根据所述区隔建立一阶层式数据结构;
利用所述阶层式数据结构进行求解与整合,产生一经级数排序的阶层式引擎;
对所述经级数排序的阶层式引擎进行分析;以及
根据所述分析输出所述集成电路设计的仿真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动态合并中间节点级数以使模拟优化,并根据至少一个经合并的中间节点级数重新区隔电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节点级数排序利用I(V)对V的导函数以特征化连接至一个节点的一个组件的DC静态行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节点级数排序使用I(V,dV/dt,t)对dV/dt的导函数以特征化连接至一个节点中的一个组件的瞬变动态行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区隔包括以静态电流驱动与动态电流驱动方式两者而决定节点对之间的耦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决定耦接包括决定两节点之间的传导性,所述区隔包括当两节点具有相同级数且所述传导性大于一预定值时,将所述两节点置放在一相同区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决定耦接包括决定两节点之间的电容,所述区隔包括当两节点具有相同级数且所述电容大于一预定值时,将所述两节点置放在一相同区域。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执行分析包括执行DC、瞬变及AC分析中的至少一个。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执行分析包括执行DC、瞬变与AC分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执行分析包括同时执行DC、瞬变与AC分析中的至少两个。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媒体,其储存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仿真一集成电路设计,当由一计算机执行,其进行下述步骤:
存取一优化阶层式网络表;
决定所述优化阶层式网络表中节点的节点级数排序;
根据所述节点级数排序,以一静态电流驱动方案并接着以一动态电流驱动方案区隔所述优化阶层式网络表的电路;
根据所述区隔建立一阶层式数据结构;
利用所述阶层式数据结构进行求解与整合,以产生一经级数排序之阶层式引擎;
对所述经级数排序之阶层式引擎进行分析;以及
根据所述分析输出所述集成电路设计的仿真数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取媒体,还包括:
动态合并中间节点级数以使模拟优化,并根据至少一个经合并的中间节点级数重新区隔电路。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取媒体,其中:
所述节点级数排序利用I(V)对V之导函数以特征化连接至一个节点中的一个组件的DC静态行为。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取媒体,其中:
所述节点级数排序使用I(V,dV/dt,t)对dV/dt的导函数以特征化连接至一个节点中的一个组件的瞬变动态行为。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取媒体,其中:
所述区隔包括以静态电流驱动与动态电流驱动方式两者而决定节点对之间的耦接。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取媒体,其中:
所述决定耦接包括决定两节点之间的传导性,而所述区隔包括当两节点具有相同级数且所述传导性大于一预定值时,将所述两节点置放在一相同区域。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取媒体,其中:
决定耦接包括决定两节点之间的电容,而所述区隔包括当两节点具有相同级数且所述电容大于一预定值时,将所述两节点置放在一相同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诺普系统公司,未经新诺普系统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00026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