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焊接接头部的耐再热脆化性和韧性优良的耐火钢材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80000163.7 | 申请日: | 2009-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0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长谷川泰士;沟口昌毅;渡部义之;吉田卓;冈田忠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B21B3/02;C21D8/02;C22C38/5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 欣;陈建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接头 耐再热脆 化性 韧性 优良 耐火 钢材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焊接接头部的耐再热脆化性和韧性优良的耐火钢材,其特征在于,该耐火钢材是室温强度为400~600N/mm2级的耐火钢材,具有下述钢成分,
该钢成分以质量%计含有:
C:0.010%以上且低于0.05%、
Si:0.01~0.50%、
Mn:0.80~2.00%、
Cr:0.50%以上且低于2.00%、
V:0.03~0.30%、
Nb:0.01~0.10%、
N:0.001~0.010%、
Al:0.005~0.10%;
将Ni、Cu、Mo、B各自的含量限制为:
Ni:低于0.10%、
Cu:低于0.10%、
Mo:0.10%以下、
B:低于0.0003%;
而且,将杂质成分P、S、O各自的含量限制为:
P:低于0.020%、
S:低于0.0050%、
O:低于0.010%;
余量为铁及不可避的杂质;
在形成所述钢成分的元素中,Cr、Mo、Ni、Cu及Mn各元素满足由下述式(1)表示的关系,
4Cr[%]-5Mo[%]-10Ni[%]-2Cu[%]-Mn[%]>0 (1)
其中,在上述式(1)中,各元素浓度的单位为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接头部的耐再热脆化性和韧性优良的耐火钢材,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还含有以下元素中的1种或2种:
Ti:超过0.005%且在0.050%以下、
Zr:0.002~0.0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焊接接头部的耐再热脆化性和韧性优良的耐火钢材,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还含有以下元素中的1种或2种以上:
Mg:0.0005~0.005%、
Ca:0.0005~0.005%、
Y:0.001~0.050%、
La:0.001~0.050%、
Ce:0.001~0.05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焊接接头部的耐再热脆化性和韧性优良的耐火钢材,其特征在于,进而该钢材的铁素体相中的位错密度为1010/m2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焊接接头部的耐再热脆化性和韧性优良的耐火钢材,其特征在于,在该钢材组织中,贝氏体或马氏体的光学显微镜组织占有率为20%以上,由淬火组织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耐再热脆化性和韧性优良的耐火钢材,其特征在于,在该钢材中,包含Nb、V、Cr、Ti或Zr中的1种以上元素的碳化物或氮化物以2个/μm2以上的密度析出。
7、一种耐再热脆化性和韧性优良的耐火钢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具有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钢成分的钢坯加热到1150~1300℃的温度后,实施热加工或热轧,在800℃以上的温度下结束该热加工或热轧,然后在到温度500℃为止的期间,以该钢材的各部位的冷却速度为2℃/秒以上的方式进行加速冷却,在该钢材的表面温度成为350~600℃的温度区域停止该加速冷却,然后进行放冷。
8、一种耐再热脆化性和韧性优良的耐火钢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具有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钢成分的钢坯加热到1150~1300℃的温度后,实施热加工或热轧,在800℃以上的温度下结束该热加工或热轧,然后在到温度500℃为止的期间,以该钢材的各部位的冷却速度为2℃/秒以上的方式进行加速冷却,在钢材的表面温度成为100℃以下且在室温以上的温度区域停止该加速冷却,然后进行放冷,从而在该钢材组织中,得到贝氏体或马氏体的光学显微镜组织占有率为20%以上的淬火组织。
9、一种焊接接头部的耐再热脆化性和韧性优良的耐火钢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应用了权利要求7或8中所述的制造方法后,通过在400℃~750℃的温度范围中用5分钟以上且360分钟以下的时间对该钢材进行回火,使包含Nb、V、Cr、Ti或Zr中的1种以上元素的碳化物或氮化物在该钢材中以2个/μm2以上的密度析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00016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