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连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000071.9 | 申请日: | 2009-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9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朴振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朴振雨 |
| 主分类号: | H01Q1/24 | 分类号: | H01Q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纶伟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连接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利用两个拉紧部 (tension)和支承端的曲面部来有效分散外部负载,从而无需挡块用橡 胶的天线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天线连接装置具有两个紧固片,将紧固片插入到设置于主板 PCB上的孔之后,通过焊接固定。
与之相关的发明在韩国公开专利第2003-17915号(用于手机的天线 连接装置)中有所公开。图1是示出上述公开发明的用于手机的天线连 接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上述公开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手机的天线 连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连接装置包括:固定部110,其两 侧具有折弯且相互对置的紧固片111;折弯部130,其从上述固定部的一 侧延长,末端朝向上述固定部折弯,提供弹力,并具有预定的曲率半径; 自由端120,其由从上述折弯部的末端折弯并向远离上述固定部的方向延 长的倾斜部123和从上述倾斜部的预定位置折弯并与天线衬套(bushing) 连接的连接部121构成;以及预定开口140,其用于卡住上述倾斜部和折 弯部。
图2是表示利用了上述公开发明的用于手机的天线连接装置的手机 的天线连接结构的侧剖图。如图2所示,上述公开发明的天线连接装置 100插入固定在PCB主板220的安装孔中。
在上述的现有发明的情况下,为了固定到手机的PCB主板上,需要 设置两个紧固片,并在PCB主板上形成用于插入上述紧固片的安装孔。 因此,PCB主板制作及上述用于手机的天线连接装置的制作工序中存在 不少浪费。
而且,不适合通过焊接使PCB主板和天线连接装置接合的自动批量 生产体制。
图3表示本发明的现有技术的用于手机的天线连接装置。当变形负 载从外部施加到连接部860时,自由端的短倾斜部850接触到橡胶810, 以缓和冲击。该用于手机的天线连接装置为了保持持续的接点功能而具 备挡块用橡胶,但追加安装挡块用橡胶会导致生产费用增加,生产时间 延迟。而且,会在制造难度高的橡胶安装过程中发生很多不良品。
图4是韩国登录实用新型20-0424639的示意图。图4所示的登录实用 新型中,从外部施加变形负载时,支承端连接部934与第二长倾斜部951 接触并滑动,导致在上述第二长倾斜部上产生很多滑痕。 而且,支承端950的末端折弯成“”状,当变形负载作用到支承端,使得 支承端的末端接触到固定端910时,不能有效分散变形负载,在第二拉紧 部940上作用较大变形负载,施加到上述第二拉紧部的应力加大,材质疲 劳度增加,当消除变形负载时,上述第二拉紧部的还原程度减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取消追加安装挡块用橡胶的工序,削减生产成 本,通过取消工程难度高的挡块用橡胶安装工序,防止在橡胶安装工序 中产生多个不良产品。并且,通过双重结构方式,有效分散材质的疲劳 度,从而能够保持持续且稳定的接点功能。最后,减少因变形负载作用 而使支承端的曲面部与自由端接触时,因上述接触而导致支承端的曲面 部发生的滑痕,因变形负载作用而使得支承端的曲面部接触到固定端时, 支承端的曲面部有效分散变形负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连接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连接装置包括:平板形的固定端;第一拉紧部, 其从上述固定端的一端延长且弯曲;自由端,其包括长倾斜部和短倾斜 部,该长倾斜部从上述第一拉紧部的末端延长且向上述固定端侧的反向 侧折弯延长,该短倾斜部从上述长倾斜部末端折弯延长;第二拉紧部, 其从上述固定端的另一端延长且弯曲;以及支承端,其包括平面部和曲 面部,该平面部从上述第二拉紧部的末端平坦地延长,该曲面部从上述 平面部的末端向上述固定端侧的反向侧折弯延长,并向上述第一拉紧部 侧弯曲且延长,上述曲面部位于上述自由端下方。
并且,上述第一方面的天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拉紧 部和上述第二拉紧部的曲率半径相同。
而且,上述第一方面的天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拉紧 部和上述自由端的水平长度小于上述第二拉紧部和上述支承端的水平长 度。
此外,上述第一方面的天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曲面部的 末端比上述平面部更靠近上述固定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朴振雨,未经朴振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0000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微振磨损性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具有识别装置的可再充电的电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