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钻头及使用了此微型钻头的加工器具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353348.3 | 申请日: | 2009-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6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 发明(设计)人: | 屈建国;肖真健;邹卫贤;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洲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51/02 | 分类号: | B23B51/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田夏 |
| 地址: | 518116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钻头 使用 加工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电路板(简称PCB)的制造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PCB电路板的硬质合金微型钻头及使用了此微型钻头的加工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PCB微型钻头的结构如图1-图3所示,微型钻头包括钻尖1和钻身2,其钻尖的形状如图2所示,包括有两个对称的主切削刃11,两个主切削刃之间的横刃、及位于主切削刃的后侧的两个呈螺旋形的副切削刃12;所述的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及横刃之间分别形成了如图中所示的第一后刀面14、第二后刀面15、第三后刀面16、第四后刀面17;所述的第一后刀面14与第二后刀面15之间、及第三后刀面16与第四后刀面17之间形成有交线13,所述交线的长度与钻身直径的长度大致一致。所述的螺旋形的副切削刃向钻身柱面上延伸,形成两个对称的螺旋上升的容屑槽21,如图3所示,容屑槽的深度在增高钻身柱面上均匀分布。在进行磨削加工时,副切削刃和磨削出的孔壁接触,形成支撑点。
对于现有的微钻来说,由于其具有两个对称的皆为长容屑槽的螺旋槽,因此为了保证钻芯的芯厚以保证其刚度,容屑槽的槽深较小,难以在保证微钻的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小微钻的大小。随着PCB技术的发展,钻径要求越来越小,而对于微型钻头来说,随着钻头尺寸的减小,现有的结构对断钻的影响越发显著,局限了将钻头尺寸进一步减小的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刚性更好不易断钻的微型钻头及使用了此微型钻头的加工器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微型钻头,包括钻尖和钻身,所述的钻身设有螺旋上升的容屑槽;其中,所述的钻身的螺旋上升的容屑槽包括一个长容屑槽和至少一个短容屑槽,所述短容屑槽仅设置在钻身对应于钻尖的位置处,长容屑槽从钻尖的位置处延伸到钻身末端;所述钻身的螺旋上升的容屑槽中,长容屑槽的槽深大于短容屑槽的槽深。
所述的短容屑槽的长度占长容屑槽的长度的10%~20%。
所述的钻尖包括一个主切削刃、至少两个辅助切削刃、及分别与主切削刃与辅助切削刃连接的至少三个的副切削刃。由于设置了至少两个辅助切削刃来代替现有的一个主切削刃,加上另一个主切削刃,使得微钻的切削刃部分多点受力,增强了微钻钻尖部分的刚性,不易断钻,因而在保证足够的刚性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减小微型钻头的尺寸。为了改善单个长容屑槽的对称性,设计至少两个辅助切削刃进行多点辅助支撑,可以增强微钻钻身的稳定性。
所述的辅助切削刃中至少有一个与钻尖的第一后刀面、第二后刀面之间及第三后刀面与第四后刀面之间形成的交线相交。由于辅助切削刃与钻尖的第一后刀面、第二后刀面之间及第三后刀面16与第四后刀面17之间形成的交线相交,相交的交线与辅助切削刃能互为一定的角度,能更好的进行切削,延长了微钻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与辅助切削刃相交的交线的长度小于微钻直径的长度。通过一辅助切削刃将钻尖的第一后刀面、第二后刀面之间及第三后刀面16与第四后刀面17之间形成的交线修短,使得交线的长度小于微钻直径的长度,这样的设计,减小了交线的长度,减小了钻尖的交线处受到的摩擦力;且由于辅助切削刃与交线之间成一定夹角的共同切削,钻尖部分受到的摩擦力更小,不易发生断钻,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小微钻的尺寸。
所述的辅助切削刃为两个,包括第一辅助切削刃和第二辅助切削刃;所述的副切削刃为三个,分别与主切削刃和两个辅助切削刃相连接;其中,所述的主切削刃与钻尖的第二后刀面及第四后刀面相交;所述的第一辅助切削刃与交线及钻尖的第四后刀面、第三后刀面、第二后刀面相交;所述的第二辅助切削刃仅与钻尖的第二后刀面连接。这样的设计通过设置三个副切削刃成为侧壁上的三个支撑点,可以较好的保持切削力的平衡,克服不对称切削。
所述的辅助切削刃为三个,包括第一辅助切削刃、第二辅助切削刃和第三辅助切削刃;所述的副切削刃为四个,分别与主切削刃和三个辅助切削刃相连接;其中,所述的主切削刃与钻尖的第二后刀面及第四后刀面相交;所述的第一辅助切削刃与交线及钻尖的第四后刀面、第三后刀面、第二后刀面相交;所述的第二辅助切削刃仅与钻尖的第二后刀面连接;所述的第三辅助切削刃仅与钻尖的第四后刀面连接。这样的设计进一步减小了微钻与侧壁的摩擦力,且通过设置四个副切削刃成为侧壁上的四个支撑点,可以更好的保持切削力的平衡,克服不对称切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洲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洲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533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从式相机配置的智能激光切割系统
- 下一篇:一种透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