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V带硫化罐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52334.X | 申请日: | 200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2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颖超;闫瑞阳;王雪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安市利德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5/04 | 分类号: | B29C35/04;B29L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内外腔硫化罐的制造。具体说是一种新型V带硫化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V带硫化罐是由罐盖、罐体、内腔、外腔、平台及进排汽系统组成。硫化罐的介质是饱和蒸汽,内腔和外腔之间的密封是由平台和内腔体之间的密封垫密封,随着硫化罐直径的增大,硫化单位压力的升高(原设计1.57Mpa,现设计2.2Mpa),该处密封垫极易损坏,造成内外腔压差减小,降低V带硫化质量,且密封垫更换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V带硫化罐,它去掉密封垫密封,免除更换密封垫的麻烦,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V带硫化罐是由罐盖、罐体、内腔、外腔、平台及进排汽系统组成,平台为双层平台,平台上层开多个可调放汽口,平台下层由平台支架支撑与内腔筒体焊接,内腔筒体下部与内腔封头焊接,内腔封头上接内腔进汽管、内腔出汽管,外腔封头顶部与内腔筒体焊接,外腔封头上接外腔进汽管、外腔出汽管。
V带硫化罐的工作过程是:
一个工艺过程开始,把成型后的半成品放入V带硫化罐内的平台上,关闭罐盖,启动安全开关,先从外腔进汽管放入蒸汽,后从内腔进汽管放入蒸汽,硫化开始。硫化时间到,进行反操作,取出产品。至此完成V带产品硫化的全过程。工艺流程之间,无需更换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无密封垫,无泄漏,运行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种V带硫化罐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腔封头;2.内腔筒体;3.外腔封头;4平台支架.;5.平台;6.罐体;7可调放汽口.;8固定齿环.;9.活动齿环;10.罐盖;11.外腔进汽管;12.内腔进汽管;13.内腔出汽管;14.外腔出汽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V带硫化罐是由罐盖10、罐体6、内腔、外腔、平台5及进排汽系统组成,其中,罐盖10和罐体6之间通过固定齿环8和活动齿环9扣接。平台5为双层平台,平台上层开多个可调放汽口7,平台下层由平台支架4支撑与内腔筒体2焊接,内腔筒体2下部与内腔封头1焊接,内腔封头1上接内腔进汽管12、内腔出汽管13,外腔封头3顶部与内腔筒体2焊接,外腔封头3上接外腔进汽管11、外腔出汽管14。
一个工艺过程开始,把成型后的半成品放入设备直径为3200mm工件压力为2.0Mpa的V带硫化罐内的平台5上,关闭罐盖10,启动安全开关,先从外腔进汽管11放入蒸汽,后从内腔进汽管12放入蒸汽,硫化开始。硫化时间到,进行反操作,先从内腔出汽管13放汽,后从外腔出汽管14放汽,然后取出产品。至此完成V带产品硫化的全过程。工艺流程之间,无需更换密封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安市利德容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泰安市利德容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523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特高压绝缘子浇注模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玻璃钢阀门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