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流量二氧化碳气体减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52117.0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3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建州 |
主分类号: | F16K49/00 | 分类号: | F16K49/00;F16K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 二氧化碳 气体 减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减压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级式气体减压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二氧化碳气体减压器是通过气瓶供气,当需要大流量供气时,会出现二氧化碳冰堵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二氧化碳气体减压器(ZL200520044547.8)”,在减压器内部装有高压端加热器的高压端散热器和内部装有低压端加热器的低压端散热器,所述高压端加热器连接在所述减压器母体上,并与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低压端散热器连接在所述减压器母体上,并与所述出气管连通,所述高压端散热器与所述低压端散热器之间通过调压器连接。这就需要设置两套加热装置,对高压进气气体和低压出气气体都进行加热,这样的装置更加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大流量二氧化碳气体减压器,通过电加热装置,消除了二氧化碳的冰堵现象,可以大流量、集中化供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流量二氧化碳气体减压器,包括本体、连接在本体上的进气机构、减压机构、压力表、和流量计,以及连接在流量计上的出气机构和针阀组件,其中还包括连接在本体上的电加热装置。
所述减压机构依次包括调节单元、罩子、低压弹簧、膜片单元、高压活塞、高压喷嘴、高压阀单元、高压弹簧,高压弹簧;调节单元穿过罩子抵于低压弹簧的一端,低压弹簧的另一端抵在膜片单元上,高压活塞一端抵靠在膜片单元上,另一端穿过高压喷嘴抵在高压阀单元上,高压阀单元再抵在高压弹簧上,罩子依次将低压弹簧、膜片单元、高压活塞、高压喷嘴、高压阀单元、高压弹簧,高压弹簧固定在本体上。
所述流量计包括流量计本体,流量计本体通过转接头螺接在本体上、设置在流量计本体上的透明内管、设置在透明内管与流量计本体之间的内管O型圈、设置在流量计本体上的钢珠底座、设置在透明内管内且搁置在钢珠底座上的不锈钢珠、套设在透明内管外的透明外管、设置在透明外管与流量计本体之间的外管O型圈以及设置在透明外管和透明内管之间且位于透明内管顶端的流量计弹簧。
所述针阀组件包括针阀阀芯、针阀螺帽、针阀O型圈和针阀扭柄,针阀螺帽套设在针阀阀芯上,并螺接在流量计本体上,针阀阀芯的两端设置有针阀O型圈,针阀扭柄设置在针阀螺帽上。
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电热管、电热管座、温控开关组和电源线,电热管设置在电热管座内,与温控开关组、电源线电连接。
所述电热管座为三个,电加热管也为三个。电加热装置加热进入本体的气体,三次加热后再进入减压机构,能够做到即使每分钟500升的流量,也不会出现冰堵。
所述进气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本体上的进气螺杆、套设在进气螺杆上的进气螺帽,在进气螺杆的进气端设置有进气滤网。
所述进气滤网为烧结青铜过滤网,能有效防止杂质和异物进入本体。
所述出气机构包括出气接管和将出气接管螺接固定在流量计本体的出气螺帽。
所述的大流量二氧化碳气体减压器还包括安全阀机构,所述安全阀机构包括安全阀座、安全阀橡胶、安全阀盘、安全阀弹簧和安全阀盖,安全阀座螺接在本体上,安全阀盖依次将安全阀弹簧、安全阀盘和安全阀橡胶垫固定在安全阀座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加热装置,液态二氧化碳气体进入三个电加热管和电加热座形成的加热室,经加热转换为气体后进入减压机构后减压后进入流量计输出。能够做到即使每分钟500升的流量,也不会出现冰堵。可以满足大流量的气体分配系统,输出压力、流量精确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膜片单元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大流量二氧化碳气体减压器,包括本体1、连接固定在本体1上的进气机构、减压机构、高压压力表52、低压压力表53、和流量计,以及连接在流量计上的出气机构和针阀组件,还包括电热管装置设置在本体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建州,未经林建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521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