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跌落式熔断器中的接线加强板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351845.X | 申请日: | 2009-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8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苏肄鹏;苏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刚印 |
| 主分类号: | H01H71/08 | 分类号: | H01H71/08;H01H71/20;H01H85/5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跌落 熔断器 中的 接线 加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熔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跌落式熔断器中的接线加强板。
背景技术
熔断器是保护电器设备免受过短路侵害的一种保护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当线路短路或过载时,熔断器载熔件中的熔体被溶化形成电弧,并在弹力机构的作用下拉长电弧,同时电弧高温使载熔件内部产气介质分解成气体,在载熔件管内建立很高的压力,将游离的金属气体喷出管外使电弧熄灭,从而开断短路电流,同时载熔件在自重的作用下跌落,形成一个可见的隔离断口。我国跌落式熔断器的发展已有50多年的历史,早期以仿苏产品为主,70年代中期自研改进了不少产品,因产品材料和设计水平所限,制造水平提高不大,80年代后期随着引进与技术交流增多,产品有了长足发展,基本具备了世界水平。由于熔断器的短路开断能力不断提高和良好的经济性,现已被广大电力用户接受而广泛使用,每年的需求量近200万只。
跌落式熔断器是配电系统最常用的电力器件之一,也是配电系统使用量最大的电力产品。但由于其单位价值较低,结构相对简单,在我国基本上都是一些小型制造厂家加工生产,产品存在着开断性能不稳定、通流能力低、寿命短等缺点,并且数十年来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产品,所用接线加强板由于形状过于简化、狭小,容易发生卡死熔丝管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弹性且不会卡住熔丝管的用于跌落式熔断器中的接线加强板。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跌落式熔断器中的接线加强板,包括水平方向延伸的固定安装部、与固定安装部垂直的出线连接部、和从所述出线连接部末端向下方倾斜延伸形成的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的末端沿横向方向设有凸台;所述接线加强板的侧面基本形状为C形,所述接线加强部在展平后的形状为形。
所述固定安装部上设有固定安装孔,所述出线连接部上设有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由于包括从所述出线连接部末端向下方倾斜延伸形成的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的末端沿横向方向设有凸台;所述接线加强板的侧面基本形状为C形,所述接线加强部在展平后的形状为形;这种形状的接线加强板具有很好的弹性,在剧烈的撞击下也不会发生永久性形变,另外,由于具有横向伸展的凸台,增加了阻挡范围,有效防止卡住熔丝管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接线加强板的侧视图。
附图所示标记为:固定安装部1,固定安装孔11,连接孔21,出线连接部2,阻挡部3,凸台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和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接线加强板的侧视图。
本实施例是一种用于跌落式熔断器中的接线加强板,包括水平方向延伸的固定安装部1、与固定安装部1垂直的出线连接部2、和从所述出线连接部2末端向下方倾斜延伸形成的阻挡部3;所述阻挡部3的末端沿横向方向设有凸台4;所述接线加强板的侧面基本形状为C形,所述接线加强部在展平后的形状为形。
所述固定安装部1上设有固定安装孔11,所述出线连接部2上设有连接孔21。
由于包括从所述出线连接部2末端向下方倾斜延伸形成的阻挡部3;所述阻挡部3的末端沿横向方向设有凸台4;所述接线加强板的侧面基本形状为C形,所述接线加强部在展平后的形状为形;这种形状的接线加强板具有很好的弹性,在剧烈的撞击下也不会发生永久性形变,另外,由于具有横向伸展的凸台,增加了阻挡范围,有效防止卡住熔丝管现象的发生。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刚印,未经苏刚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518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