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载熔套管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51842.6 | 申请日: | 200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6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苏肄鹏;苏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刚印 |
主分类号: | H01H85/02 | 分类号: | H01H85/02;H01H85/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熔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跌落式熔断器中的载熔套管。
背景技术
熔断器是保护电器设备免受过短路侵害的一种保护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当线路短路或过载时,熔断器载熔件中的熔体被溶化形成电弧,并在弹力机构的作用下拉长电弧,同时电弧高温使载熔件内部产气介质分解成气体,在载熔件管内建立很高的压力,将游离的金属气体喷出管外使电弧熄灭,从而开断短路电流,同时载熔件在自重的作用下跌落,形成一个可见的隔离断口。我国跌落式熔断器的发展已有50多年的历史,早期以仿苏产品为主,70年代中期自研改进了不少产品,因产品材料和设计水平所限,制造水平提高不大,80年代后期随着引进与技术交流增多,产品有了长足发展,基本具备了世界水平。由于熔断器的短路开断能力不断提高和良好的经济性,现已被广大电力用户接受而广泛使用,每年的需求量近200万只。
跌落式熔断器是配电系统最常用的电力器件之一,也是配电系统使用量最大的电力产品。但由于其单位价值较低,结构相对简单,在我国基本上都是一些小型制造厂家加工生产,产品存在着开断性能不稳定、通流能力低、寿命短等缺点,并且数十年来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附图4是传统的载熔套管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显示了传统的载熔套管在使用时可能发生的一种弊端。由于载熔套管1的外径比熔丝管7的外径大,两者在连接端处具有一个直线夹角。在分闸或过载时,载熔套管1要连通熔丝管7掉落回转,要在钢板制成的接线加强板8的阻挡端81的阻挡作用下,停止回转;而且为了避免撞坏脆弱的熔丝管,必须要让撞击发生在载熔套管1上。由于熔丝管7及载熔套管1的自重较大,回转速度也较大,均会发生接线加强板8的阻挡端81在撞击后发生形变,导致载熔套管及熔丝管继续回转一定角度,如果回转角度过大,将会导致加强板8的阻挡端81被载熔套管1于熔丝管7连接处的直线夹角卡死,熔丝管及载熔套管不能从载熔件支架上取下,影响其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会被接线加强板阻挡末端卡死的载熔套管。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载熔套管,包括用于置放外接熔丝管的套管本体,所述套管本体左侧端顶部设有两个向左凸出且对称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套管本体左侧端底部设有向左凸出的支撑凸台;所述各安装板上设有一个轴孔,所述两个轴孔同心设置;所述套管本体右侧端设有向右凸出的阻挡凸台。
所述支撑凸台的基本形状为L形。
所述阻挡凸台与所述套管本体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
所述支撑凸台与所述套管本体的连接处设有增强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由于具有阻挡凸台,在回转时,即使由于剧烈碰撞,接线加强板发生过大形变导致滑移距离较大,但是由于阻挡凸台的存在,使得接线加强板的滑移被阻挡凸台阻挡而停止,所以不可能在发生载熔套管被接线板卡死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载熔套管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载熔套管的正面视图;
图4是传统的载熔套管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载熔套管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所示标记为:套管本体1,安装板2,轴孔21,支撑凸台3,阻挡凸台4,加强筋5,增强板6,熔丝管7,接线板8,接线板阻挡端8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至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载熔套管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载熔套管的正面视图。
本实施例是一种用于跌落式熔断器中的载熔套管,见图1至图3,包括用于置放外接熔丝管的套管本体1,所述套管本体1左侧端顶部设有两个向左凸出且对称设置的安装板2,所述套管本体1左侧端底部设有向左凸出的支撑凸台3;所述各安装板2上设有一个轴孔21,所述两个轴孔21同心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本体1右侧端设有向右凸出的阻挡凸台4。
所述支撑凸台3的基本形状为L形。
所述阻挡凸台4与所述套管本体1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5。本实施例中的加强筋5的基本形状为平台状。
所述支撑凸台3与所述套管本体1的连接处设有平台状的增强板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刚印,未经苏刚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518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U盘结构
- 下一篇:一种开关设备的互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