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带材压板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351684.4 | 申请日: | 200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4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郭巨;张元健;韩继红;孟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39/02 | 分类号: | B21B39/02;B21B31/08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曲永祚 |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压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带材压板装置涉及冷轧机的一种辅助装置,具体地说是在轧机进行在线轧辊更换时,将带材压下,使带材的位置保持在轧制线上,使轧机能够顺利完成自动换辊。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冷轧机的轧制速度及产量正在向着高速和连续化方向发展。产品的产量取决于机组的轧制速度、带材的成材率、机组的年检修、停机时间及机组的作业率等。冷轧机组中为缩短换辊时间,经常有带材在轧机内进行换辊的情况,由于轧机出口都有板形辊,在线换辊时,带材从5#轧机入口直接至板形辊时会与上工作辊发生干涉。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新型带材压板装置,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究设计一种新型带材压板装置,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轧机进行在线换辊时,压板压下,使带材保持在轧制线上,当轧机进行正常生产时,压板抬起,该压板不参与生产。从而解决在线换辊时,带材从轧机入口直接至板形辊时会与上工作辊发生干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带材压板装置是由上横梁、液压缸、下箱体、压板、导向座所组成。所述的新型带材压板装置的上横梁固定在机架出口侧,液压缸采用尾部铰接式,吊挂在上横梁下端,液压缸头部球铰耳环与下箱体联接在一起,压板固定在下箱体底部,导向座固定在轧机机架上,操作侧、传动侧各一个,导向座内有导槽,用于导向的滑板固定在下箱体的两侧,滑板及下箱体在液压缸的作用下在导向座的导槽内滑动,当进行在线换辊时,液压缸活塞杆伸出,液压缸头部球铰耳环带动下箱体及滑板在导向座的导槽内向下滑动,下箱体下面的压板便将带材压住。当换辊结束后,液压缸活塞杆缩回,带动下箱体抬起,带材继续生产。为使两个液压缸在往返的动作中能够保持一致,在每个液压缸的有杆、无杆配管管路中各加装一个节流阀,调整节流阀开口度的大小,可控制液压缸往返速度,使两侧的液压缸能够保持同步,防止在往返过程中由于不同步而使设备发生卡阻。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带材压板装置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该设备仅在换辊时参与工作,此时带材处于静止状态,不会对带材表面产生划痕,不影响带材表面质量。
2.轧机正常生产时压板抬起,压板不参与正常生产,给厂家节约了备品备件费用。
3.由于该设备在轧机出口,带材属于成品,带材表面不能有残油等杂质,为防止液压缸接头或软管有渗漏情况,下箱体设计为一上开口槽式箱体,箱体两侧各有一个放油口,即使液压油有微小渗漏,也会流入到下箱体中,不会直接滴落到带材表面,渗漏的液压油待定期检修时清理即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冷轧技术的不断提高,设备功能趋于更加完善、合理,此种新型带材压板装置结构简单、实用,能够顺利实现轧机在线自动快速换辊,给用户节省了大量的待机时间,减少了设备的日常维护量,提高了作业率,增加了相当的经济效益,给更多的用户带来方便、实惠,其大批量投入市场必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共有两张附图,其中:
图1是新型带材压板装置主视图;
图2是新型带材压板装置侧视图。
图中:1、轧机机架 2、液压缸 3、上横梁 4、下箱体 5、压板 6、导向座 7、滑板 8、板形辊 9、带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是由上横梁3、液压缸2、下箱体4、压板5、导向座6所组成,上横梁3固定在轧机机架1上,液压缸2型式为尾部铰接式,液压缸2尾部固定在上横梁3的下端,液压缸2的头部球铰耳环与下箱体4联接在一起,压板5固定在下箱体4的底部,导向座6固定在轧机机架1上,操作侧、传动侧各一个,导向座6内有导槽,滑板7固定在下箱体4的两侧,在液压缸2的作用下,下箱体4两侧的滑板7在导向座6的导槽内滑动,实现设备的上升与下降。液压缸2设置两套,在每台液压缸2的有杆、无杆配管管路中各加装一个节流阀。
附图二所示是带材9在轧机内,轧机处于换辊状态,轧辊间已脱离,上横梁3固定在轧机机架1上,液压缸2尾部固定在上横梁3的下端,液压缸2的活塞杆伸出,使液压缸2的头部球铰耳环带动下箱体4及压板5压紧带材9,使带材9保持在轧制线上,使之与上、下工作辊间脱离并保持一定距离,带材9从轧机入口经过轧辊、压板5到达板形辊8处,待更换完轧辊,轧机准备生产时,液压缸2的活塞杆缩回,压板5抬起处于等待位置,带材9从轧机入口、经过轧辊后直接到达板形辊8处,此时可以进行正常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未经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516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