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施胶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319373.X | 申请日: | 200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7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绍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绍永 |
| 主分类号: | B65H37/02 | 分类号: | B65H37/0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杨依展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施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施胶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贴胶机虽然可以实现自动贴胶,但是它必须连续使用胶纸,较为浪费原料,并没有揭示如何在需要贴胶的特定部位贴胶的相应原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施胶器,它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必须连续使用胶纸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施胶器,它包括外壳和一能滑动地装设于外壳内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的主体,外壳设有一开口,主体末端固设有一在第二位置时伸出外壳开口且在第一位置时缩回外壳开口的贴胶座,主体还枢设有一放带轮和一收带轮,主体还固设有一能够限制收带轮反转的限位爪,所述收带轮轴向端面上环形陈列固设有若干凸出柱;所述外壳固设有一限位片,所述限位片和凸出柱抵靠配合并且主体从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收带轮转动一固定角度。
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体一端设有一连接轴,所述贴标座与该连接轴枢接。
一较佳实施例中,它还包括一与收带轮连动的主粘紧轮,以及二对称位于主粘紧轮两侧的副粘紧轮。
一较佳实施例中,它还包括一传动轮位于所述粘紧轮与收带轮之间。
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爪的爪钩选择扣于所述收带轮的凸出柱之一。
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相扣的第一、二外壳,所述开口设于第一外壳上。
一较佳实施例中,它还包括一套接所述第二外壳并控制主体滑动运动的按钮。
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按钮设有一连接柱,以及一用于主体复位的弹性件绕于连接柱外,该连接柱的端面顶抵第二外壳端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施胶器与背景技术相比,它设置了限位片,以及收带轮上设有若干个凸出柱,限位片配合凸出柱带动收带轮每次以一预设的固定角度正转,限位爪用于防 止收带轮反转;放带轮、收带轮、传动轮相互配合,主体末端设有一贴胶座,胶纸上间隔设胶;又设有一按钮与外壳相套接并控制主体在第一、二位置滑动,按下按钮,使主体在第二位置,贴胶座伸出外壳开口,此时收带轮正转一角度时,贴胶座上传动的胶纸上的胶正好贴在相应位置;再次按下按钮,使主体在第一位置,贴胶座也缩回外壳开口内;该自动施胶器整体结构紧凑,各个部件之间配合紧密,不仅使用方便,而且节约原料,符合工业化发展的趋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的自动施胶器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的自动施胶器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的自动施胶器的内部结构原理图。
附图标记示意图:
第一外壳-110;开口-111;第二外壳-120;主体-200;贴胶座-210;放带轮-220;传动轮-230;收带轮-240;凸出柱-241;限位爪-250;限位片-260;连接轴-270;主粘紧轮-280;副粘紧轮-290;按钮-300;连接柱-310;凸轴-400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它们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自动施胶器。
自动施胶器,它包括:
第一外壳110和第二外壳120,该二外壳彼此相扣接,第一外壳110设有一开口111;
一能滑动地装设于第一、二外壳内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的主体200,所述主体一端设有一连接轴270,一贴胶座210与该连接轴枢接,本实施例中,贴胶座为一轮状结构,主体200在第二位置时,该贴胶座210伸出第一外壳110的开口111,当主体200在第一位置时,该贴胶座210缩回第一外壳110开口111;主体200内还枢设有一放带轮220和一收带轮240,所述收带轮240轴向端面上环形陈列固设有若干凸出柱241,主体200固设有一能够限制收带轮240反转的限位爪250,所述限位爪250的爪钩选择扣于所述收带轮240的凸出柱241之一,所述第一外壳110固设有一限位片260,所述限位片260对应抵靠在凸出柱241,通过限位片260和凸出柱241配合在主体相对外壳,使主体200在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收带 轮240转动一固定角度,相应地,与之连动的贴胶座210也转动该些角度,它所承载的胶纸上的胶就相应地贴于预设位置。根据需要,所述放带轮和主体之间还可设置阻尼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绍永,未经陈绍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93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给环形芯轴缠绕碳素纤维纱的设备
- 下一篇:折叠式纸板缓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