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可调节枕头的椅子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19003.6 | 申请日: | 200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7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林长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长贞 |
主分类号: | A47C1/036 | 分类号: | A47C1/0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李柏林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五***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调节 枕头 椅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椅子。
背景技术
椅子是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都在使用的工具,甚至有的时候,人们可能会长时间坐在椅子上进行各种事宜,所以椅子的舒适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适合于人们进行休闲和放松,人们坐在椅子上可以进行休息,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常见的椅子上一般都安装有枕头,这种枕头均为固定式或者手动上下调整式,并不能够根据椅背的倾斜情况而自动调整枕头的位置,使用不方便,难以满足人们对椅子舒适性不断提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可调节枕头的椅子,可以根据椅背的倾斜情况而自动调整枕头的位置,使用方便、舒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可调节枕头的椅子,包括椅座和椅背,椅背的上部设置有枕头,所述枕头通过支承架与椅背连接,该支承架可相对椅背运动,支承架的下部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摆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摆杆的另一端与椅背铰接,有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摆杆中部,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椅座铰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承架包括有左、右支承杆,所述椅背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孔,该左、右支承杆分别穿过对应的安装孔安装于椅背上,并且可以相对于靠背上下滑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右支承杆均由伸缩杆和动杆组成,动杆安装于椅背上,伸缩杆与枕头连接固定,所述伸缩杆嵌装于动杆之中并可相对其作伸缩运动,所述动杆外部设置有用于固定伸缩杆的紧锁螺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枕头均固定板,铰链和活动板组成,活动板通过铰接安装于固定板上,固定板与伸缩杆连接固定,所述活动板通过铰链装于固定板上并可相对其作旋转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具有可调节枕头的椅子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枕头通过支承架、第一连杆、摆杆和第二连杆与椅座连接,当椅背的倾斜情况发生改变时,枕头的位置随之改变,使在任何的椅背倾斜情况下使用者的头部都得到良好的支撑,使用方便、舒适,而且枕头可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前后调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可调节枕头的椅子,包括椅座1和椅背2,椅背2的上部设置有枕头3,所述枕头3通过支承架4与椅背2连接,该支承架4可相对椅背2运动,支承架4的下部铰接有第一连杆5,第一连杆5的另一端与摆杆6的一端活动连接,摆杆6的另一端与椅背2铰接,有第二连杆7的一端铰接于摆杆6中部,第二连杆7的另一端与椅座1铰接。这种具有可调节枕头的椅子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枕头通过支承架、第一连杆、摆杆和第二连杆与椅座连接,当椅背的倾斜情况发生改变时,枕头的位置随之改变,使在任何的椅背倾斜情况下使用者的头部都得到良好的支撑,使用方便、舒适。当椅背向下倾斜时,摆杆6与椅背的连接端随着椅背远离椅座,摆杆6在第二连杆7的拉动下相对椅背转动,通过第一连杆5拉动支承架4下移,实现枕头3相对椅背向下运动,以适应使用者头部位置的改变,保证头部得到良好支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承架4包括有左、右支承杆41、42,所述椅背2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孔21,该左、右支承杆41、42分别穿过对应的安装孔定位于椅背2上。所述左、右支承杆41、42均由伸缩杆43和动杆44组成,伸缩杆43安装于动杆44上,伸缩杆43与枕头3连接固定,所述动杆44嵌装于椅背上的安装孔21之中并可相对其作伸缩运动,所述动杆44外部设置有用于伸缩杆43的紧锁螺钉45。通过紧锁螺钉45调整动杆44相对于伸缩杆43的伸缩程度。所述枕头3包括有固定板31、铰链32及活动板33组成。该活动板33通过铰链32链结在固定板31上并可相对应作角度旋转调节使椅子可以满足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及头部撞起高度可调实际使用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长贞,未经林长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90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