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17824.6 | 申请日: | 200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3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颜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创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506;H01R13/648;H01R13/4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维邦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69 | 代理人: | 尚振东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已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实现电子产品之间的连接或传输数据的需要,人们发明了电连接器。
电连接器通常包括插头和连接插头的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外壳体以及和外壳体相连的内壳体,所述插头通过一铁壳固定位于该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这种结构形式的电连接器在加工过程中,由于该电连接器结构的原因,往往需要铁壳另行接地,加工工序复杂,生产效率降低;且在使用中发现,外壳体和内壳体由于定位不牢,易出现彼此脱离的现象,或者出现外壳体或内壳体与位于其内部的端子接触而发生短路等现象;因此,有必要对此种结构类型的电连接器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不需要固定插头的铁壳另行接地,加工工序简单、生产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该电连接器包括插头和用以连接插头的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外壳体以及和外壳体相连的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形成有用以安装插头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铁壳,所述插头一端通过该铁壳固定位于该容置腔内而另一端从所述容置腔内伸出;所述铁壳向该铁壳两外侧方向分别延伸形成搭接臂,在所述内壳体与该搭接臂相对应处设置有切口,所述搭接臂卡掣位于该切口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所述外壳体侧面与该搭接臂相对应位置向外部隆起形成搭接臂缓冲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位于容置腔内的插头表面突出设置有凸起,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与该凸起相对应处分别开有与该凸起相适配的卡孔,所述凸起分别对应卡掣位于该卡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还设置有锁扣装置,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通过该锁扣装置相扣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所述锁扣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体表面的卡孔和设置在内壳体表面的卡柱,所述卡柱对应卡入该卡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在所述容置腔内还设置有端子,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的内表面与该端子相对应处分别向外部隆起形成端子缓冲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端部垂直该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表面向内侧方向延伸分别形成挡板,在挡板中部位置开有供插头通过的开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有益效果:(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铁壳形成有搭接臂,在内壳体与搭接臂相对应处设置有切口,搭接臂卡掣位于该切口内,由于搭接臂与内壳体充分接触,且外壳体与该搭接臂有一定空间距离,这样在加工该电连接器过程中,铁壳不需另行接地,加工工序相对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2)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插头表面设置有凸起,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与该凸起相对应处开有卡孔,所述凸起卡掣位于该卡孔内,这样,可避免因长久使用,插头发生松动,或外壳体和内壳体发生相对移动等情况的出现;(3)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还设置有锁扣装置,通过该锁扣装置,外壳体和内壳体可更牢固、更紧密的相连接;(3)由于本实用新型外壳体和内壳体的内表面设置端子缓冲槽,通过该端子缓冲槽,可防止端子与外壳体和内壳体发生接触,进而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短路等情况,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外壳体内部的结构;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内壳体内部的结构;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壳体和插头相连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包括插头11和基座12,所述插头11固定位于该基座12上。
参见图3和图4,所述基座12包括外壳体121和内壳体122,其中,所述内壳体122与所述外壳体121相连,所述外壳体121和内壳体122之间还设置有锁扣装置,所述外壳体121和所述内壳体122通过该锁扣装置相扣合;在所述外壳体121和内壳体122之间形成有容置腔123(图5所示)。
所述锁扣装置包括卡孔21和卡柱22,该卡柱22设置在内壳体122内表面靠近端部的位置,卡孔21设置在在外壳体121表面,且与卡柱22位置相对应,卡柱21对应卡入该卡孔21内,从而实现外壳体121与内壳体122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创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富创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78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锂离子电池的过放电保护电路
- 下一篇:风冷式胶粒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