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头联结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317598.1 | 申请日: | 2009-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4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唐剑;陈邦栋;高辉;夏水银;张根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思源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1/50 | 分类号: | H01H1/5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 地址: | 20110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联结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电力开关技术领域的装置,具体是一种触头联结机构。
背景技术
导体插入触头座后,在短路电流电动力作用下,要求导体不能发生明显的径向位移,位移(摆动)过大时,部分弹簧触头的接触压力变小或丧失,接触电阻骤增,弹簧触头定会熔焊。另外短路电动力也会使导体与触头座内壁相碰、分流、接触不良而起电弧,或烧蚀导体、触头座或焊死。因此对于导体必须设置有效的定位装置。
目前绝大多数的触头联结装置,采用的定位装置为在触头座上设置中心定位杆,导体端部开中心孔,定位杆插入导体中心孔内。此结构中存在着极大缺陷,因为定位杆为金属材料,在短路电流电动力作用下,导体发生径向位移,导体与定位杆相碰、分流、接触不良而起电弧。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号CN1440580A记载了一种“母线连接器”,该技术由一个第一触头(17)和一个第二触头(18)组成,其中的第一触头(17)关于其纵轴线(L1)偏心地被如此固定在第二触头(18)的一个关于其纵轴线(L2)也偏心而设的位置上,即这两个触头(17,18)的纵轴线(L1,L2)的走向相互垂直但彼此间隔一段距离(A),从而触头(17,18)的接触面不相交或者不重叠,而是相对错转90°地并列而设。但是该现有技术一方面对于通流回路的方向有限制要求,仅用于走向互相垂直或排成一线的并绕其轴线转动90度的母线。而实际上在开关装置中母线的走向非常多样,其技术根本无法满足。另外该现有技术根本没有解决其与母线联结后可能会由于接触不良造成电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触头联结机构,保证在短路电流电动力作用下,导体径向位移不会过大,从而避免弹簧触头熔焊,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同时安装方式灵活,适用于各种走向的母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弹簧触指、触头座和两个导向套,其中:弹簧触指卡接于触头座内,两个导向套分别固定设置于弹簧触指的内外两侧,导体位于触头座内并分别与弹簧触指及导向套相接触。
所述的弹簧触指的内侧与导体相接触,弹簧触指的外侧与触头座相接触。
所述的导向套的内径为 外径为 宽度为8mm;保证了除弹簧触指与导体接触外,导体的其它部位不会与触头座接触。导向套圆周半圆处开一个直槽,可以使导向套在圆周方向上能够伸缩变形以便于安装进入触头座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弹簧触指示意图。
图3为导向套示意图;
其中:图3a为结构示意图;图3b为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触头座1、弹簧触指2、第一导向套3、导体4和第二导向套5,其中:弹簧触指2卡接于触头座1内,第一导向套3和第二导向套5分别固定设置于弹簧触指2的内外两侧,导体4位于触头座1内并分别与弹簧触指2及导向套相接触。
如图2所示,所述的弹簧触指2为环形弹簧,其内侧与导体4相接触,弹簧触指2的外侧与触头座1相接触。该弹簧触指2的环形外径D1为104.5mm,环形内径D2为88mm,螺旋直径d为8.76mm。
如图3所示,所述的第一导向套3和第二导向套5的内径D4为 外径D3为 宽度d为 保证了除弹簧触指2与导体4接触外,导体4的其它部位不会与触头座1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思源高压开关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思源高压开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75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卷烟机用烟枪
- 下一篇:可替换触片的高压开关静触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