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模具的顶出杆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317563.8 | 申请日: | 2009-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3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友成机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 |
| 地址: | 21514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模具 顶出杆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顶出杆机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模具的顶出杆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产品的顶出,多数依靠顶出杆将塑料件制品顶出模腔,再取出,这种传统做法,在模具量产中,特别是在量产后期,顶出杆与模腔上的顶出孔磨擦磨损后,顶出杆与顶出孔滑动配合间隙超过制品溢料值,制品顶出部位容易有毛刺溢出,精密塑料件制品,不允许有毛刺,况且顶出杆上毛刺削除费时费力,将制约制品质量,生产效率和成本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凹孔的模具产品面的用于模具的顶出杆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用于模具的顶出杆机构,包括模具产品面和顶杆孔,顶杆孔插接在模具产品面中,所述的模具产品面上设有凹孔,顶杆孔插接在凹孔中。本来露在外面的毛刺被隐藏后,可以减少对装配工人手的刮擦,更加的人性化,同时也避免了在制品组装运行中刮落而导致的机构运动不良,提高了制品移动侧外观质量提升至固定侧要求,扩展产品功能,有可能降低装配件数量,减少组合后产品对空间的占有。
作为优选,所述的顶杆孔与凹孔相匹配。
作为优选,所述的凹孔的侧壁为斜边面,斜边面的角度为45°~65°。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模具的顶出杆机构,结构简单,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模具的顶出杆机构,包括模具产品面1和顶杆孔2,顶杆孔2插接在模具产品面1中,所述的模具产品面1上设有凹孔3,顶杆孔2插接在凹孔3中,顶杆孔2与凹孔3相匹配,凹孔3的侧壁为斜边面4,斜边面4的角度为45°~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友成机工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友成机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75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热耐磨双金属复合薄型衬板
- 下一篇:真空浇注成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