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晶硅压缩机用活塞杆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317137.4 | 申请日: | 2009-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4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吴军;刘建杰;游敦泉;赵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金星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53/14 | 分类号: | F04B53/14;F04B5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 地址: | 61003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晶 压缩机 活塞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活塞杆,具体涉及一种多晶硅行业中使用的多晶硅压缩机用活塞杆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多晶硅行业中,由于其工艺流程要求压缩机的工作压力比较低,主要的密封问题则是出现多晶硅流程的特殊的气质中,多晶硅原料气压缩机的气质中有75%的氢气,24.5%的三氯氢硅与四氯化硅的混合物,以及少量干燥的氯化氢。现有的压缩机活塞杆上靠近机身的一端设置有刮油器,靠近气缸的一端设置有填料,当刮油器不能很好地刮除机身窜到中体的润滑油时,会导致气缸中进入水分或是润滑油,进入气缸中的水分与润滑油中的少量水分都会使得氯化氢变为盐酸,对填料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同时三氯氢硅与四氯化硅会与润滑油混合形成一种粉末状的化合物,粘在填料密封环表面,封住密封环的径向以及轴向间隙,使其功能失效,填料将会造成泄漏。这种化合物也会以同样的方法粘在活塞环表面,造成活塞体泄漏。由于以上的不良影响,必须做到气缸与填料内无油无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气缸内进入水分或润滑油的多晶硅压缩机用活塞杆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晶硅压缩机用活塞杆结构,包括活塞杆,在活塞杆的一端设置有填料,另一端设置有刮油器,在活塞杆上设置有位于填料与刮油器之间的挡油盘。
进一步的是,在挡油盘内设置有与活塞杆外径相适配的密封圈。
进一步的是,所述密封圈采用O型密封圈。
进一步的是,所述挡油盘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活塞杆上。
进一步的是,在螺钉上配合有防松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挡油盘,工作时,若刮油器不能很好地将机身窜到中体的润滑油刮干净的情况下,可通过挡油盘对未刮干净的润滑油进行二次处理,将润滑油阻挡在刮油器一侧,并从中体的回油口流出,避免了润滑油对气缸与填料的影响,尤其适合在多晶硅行业中使用的压缩机活塞杆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活塞杆1、挡油盘2、密封圈3、填料4、刮油器5、螺钉6、防松螺母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晶硅压缩机用活塞杆结构,包括活塞杆1,在活塞杆1的一端设置有填料4,另一端设置有刮油器5,在活塞杆1上设置有位于填料4与刮油器5之间的挡油盘2。通过设置的挡油盘2,工作时,若刮油器5不能很好地将机身窜到中体的润滑油刮干净的情况下,可通过挡油盘2对未刮干净的润滑油进行二次处理,将润滑油阻挡在刮油器5一侧,并从中体的回油口流出,避免了润滑油对气缸与填料4的影响。
为更好地提高对润滑油的处理效果,在挡油盘2内设置有与活塞杆1外径相适配的密封圈3,通过设置的该密封圈3,可将刮油器5未刮干净的润滑油完全阻挡在刮油器5一侧。该密封圈3最好采用O型密封圈制作。
压缩机工作时,活塞杆1在不停运动,为提高挡油盘2对润滑油的阻挡效果,所述挡油盘2通过螺钉6固定连接在活塞杆1上。则压缩机工作过程中,挡油盘2会跟随活塞杆1作往复运动,避免挡油盘2在活塞杆1上滑动,可提高挡油盘2对未刮干净润滑油的二次处理效果。
为防止螺钉6在振动时从挡油盘2内脱落,在螺钉6上配合有防松螺母7。当螺钉6在挡油盘2内装配好以后,旋紧防松螺母7,即可将螺钉6拉紧在挡油盘2内,从而可很好地防止螺钉6的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金星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金星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71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差式给料装置
- 下一篇:分体式溢油报警浮标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