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束线的条带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17114.3 | 申请日: | 200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1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孔俭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杨冬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条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束线的条带。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用于将多条导线捆绑在一起的条带多为一条可弯曲的条带,所述条带一端设置有弹性卡头,另一端设置有卡扣,当需要将多条导线捆绑在一起时,先将所有导线聚集到一起,形成一个导线束,再用所述条带在导线束的外围围绕一圈,并让所述条带的弹性卡头插入卡扣中,使条带形成一个封闭环,这样,所有导线都被限制在封闭环中,即达到捆绑导线的目的。由于卡头插入卡扣中,形成锁紧状态,所以封闭环无法打开,这样虽然有利于将所有导线捆绑在一起,便于存放,但需要将捆绑在一起的所有导线拆开使用时,就需要剪断由所述条带围成的封闭环,因此,所述条带使用起来极为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可以将多条导线捆绑在一起,又可以方便拆开被捆绑的导线的用于束线的条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束线的条带,包括束带本体,所述束带本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内侧面设置有锯齿带,所述锯齿带上相邻两个锯齿之间形成锯齿槽;第二端设置有由顶板、底板和两个侧板组成的束带扣环,所述底板与束带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束带扣环的内部空间形成供第一端穿过的通路,所述通路的前端形成前通路口,后端形成后通路口;所述通路内设置有弹性卡杆,所述弹性卡杆的上端与束带扣环的顶板固定连接;上述第一端从后通路口穿入上述通路,上述弹性卡杆的下端插入位于通路内的相对应锯齿槽内,位于弹性卡杆和前通路口之间的相对应锯齿的竖直面与弹性卡杆接触,所述束带本体形成一个封闭的环状体。
进一步的是:所述弹性卡杆朝前通路口方向倾斜。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掰杆,所述掰杆一端与所述弹性卡杆的前表面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前通路口外部。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束带本体的顶板的外表面连接。
进一步的是:位于所述锯齿带和束带扣环之间的束带本体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弹性卡头。
进一步的是:所述弹性卡头为弹性三角卡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置了锯齿带和弹性卡杆,所以当所述第一端从后通路口穿入通路时,弹性卡杆可以插入相对应的锯齿槽内,此时,所述第一端只能沿所述穿入方向从前通路口穿出,不能从后通路口撤出,同时,整个束带本体形成一个封闭的环状体,需要捆绑的多条导线即位于所述环状体的内部。需要将被捆绑的导线拆开时,只需将弹性卡杆从锯齿槽内移出,整个束带本体可以自由移动,进而第一端可以从后通路口撤出通路,从而促使封闭的环状体不复存在,被捆绑的多条导线即被拆开。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用于束线的条带既可以将多条导线捆绑在一起,又可以方便拆开被捆绑的导线。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束线的条带的示意图。
图2为用于束线的条带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束带扣环、弹性卡杆、掰杆和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4为弹性三角卡爪的示意图。
图5为弹性卡杆插入位于通路内的锯齿槽内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侧板,2-底板,3-顶板,4-弹性卡杆,5-束带本体,6-弹性三角卡爪,7-锯齿带,8-前通路口,9-后通路口,10-掰杆,11-支撑杆,12-弹性主杆,13-弹性侧杆,14-锯齿槽,15A、15B、15C、15D-锯齿,16-竖直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71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线紧线器
- 下一篇:端盖结构折叠式直流激励二氧化碳激光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