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电筒用尾座组件和充电电筒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315981.3 | 申请日: | 2009-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2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霍锡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锡鸿 |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23/00;F21V23/06;F21V31/00;H01M10/44;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维邦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69 | 代理人: | 尚振东 |
| 地址: | 香港九龙城***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电筒 用尾座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电筒用部件,尤其是一种充电电筒用尾座组件以及应用该尾座组件的充电电筒。
背景技术
电筒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照明工具之一,由于其具有便于携带、节能等多种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
常用的电筒,包括用以盛装电池的筒体、位于筒体一端的灯头组以及位于筒体另一端的灯座,在筒体表面设置有控制灯头组工作的开关装置,这种电筒结构简单,成本相对低廉,但由于其电源通常是由一次性电池所提供,在该电池使用完毕后,常被人们所丢弃,进而造成环境污染;为此人们设计出了充电电筒。
常见的充电电筒,亦包括用以盛装电池的筒体、位于筒体一端的灯头组以及位于筒体另一端的灯座,由于结构原因,其灯座往往充当开关,当需要使用该充电电筒时,通常需要旋动位于筒体尾端的灯座,来实现充电电筒的开闭,虽然解决了电池可重复利用的问题,但其进行开闭时非常麻烦,且由于其只能用来照明,功能单一,市场潜力有限,因此,有必要对此种结构的充电电筒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充电电筒用尾座组件,该尾座组件能实现对充电电筒充电外,还具有逃生功能。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充电电筒,该充电电筒密封性能好且可充当逃生工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电筒用尾座组件采用下述技术方案:该充电电筒用尾座组件,其包括第一辅助充电装置,所述第一辅助充电装置包括与所述筒体相连的尾套、位于尾套内的顶块、位于顶块下方的接触开关装置以及位于接触开关装置下方的负极接触板,所述顶块从该尾套末端穿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在所述顶块与尾套之间还设置有密封环,所述接触开关装置为滑动块,在所述顶块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与滑动块的顶部相适配的容置孔,该容置孔内设置有弹簧,所述滑动块沿弹簧可伸缩地位于该容置孔内,所述滑动块底部中心位置开有与负极接触板相适配的安装孔,负极接触板顶部位于该安装孔内且在负极接触板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用以与筒体内电池负极相推抵的弹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在所述顶块与尾套之间还设置有密封环,所述接触开关装置为磁控开关,所述磁控开关分别与顶块和负极接触板相连,在负极接触板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用以与筒体内电池负极相推抵的弹簧。
为解决上述另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电筒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充电电筒,包括用以盛装电池的筒体、位于筒体一端的灯头组件以及位于筒体另一端的尾座组件,所述尾座组件包括第一辅助充电装置,所述第一辅助充电装置包括与所述筒体相连的尾套、位于尾套内顶块、位于顶块下方的接触开关装置以及位于接触开关装置下方的负极接触板,所述顶块从该尾套末端穿出;所述灯头组件包括第二辅助充电装置,所述第二辅助充电装置包括固定板、导电片以及弹性装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中心位置开有通孔,所述导电片与固定板相铰接,所述弹性装置与所述导电片相连且使该导电片位于该通孔处,在该通孔内还设置有金属片,所述发光装置与该金属片相抵靠且该发光装置通过该金属片与所述导电片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在所述顶块与尾套之间还设置有密封环,所述接触开关装置为滑动块,在所述顶块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与滑动块的顶部相适配的容置孔,该容置孔内设置有弹簧,所述滑动块沿弹簧可伸缩地位于该容置孔内,所述滑动块底部中心位置开有与负极接触板相适配的安装孔,负极接触板顶部位于该安装孔内且在负极接触板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用以与筒体内电池负极相推抵的弹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在所述顶块与尾套之间还设置有密封环,所述接触开关装置为磁控开关,所述磁控开关分别与顶块和负极接触板相连,在负极接触板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用以与筒体内电池负极相推抵的弹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所述充电电筒还包括一个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设置有负极充电卡座和正极充电卡座,所述负极充电卡座与第一辅助充电装置相适配,所述正极充电卡座与筒体相适配,且在该正极充电卡座和该负极充电卡座上分别设置有磁性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电筒用尾座组件具有下述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尾座组件设置有顶块,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比如,在公交车内部起火时,可使用该顶块砸碎玻璃,而获得自救,其用在充电电筒上时,既可用来充电,又具有了逃生功能,从而使传统充电电筒的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锡鸿,未经霍锡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59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浮于水面的潜水手电筒
- 下一篇:一种气体输煤管道使用的非金属膨胀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