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壶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15838.4 | 申请日: | 200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2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林桁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凌志餐厨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志强 |
地址: | 52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壶。
背景技术
茶壶的结构包括包括壶身,壶身顶部的壶口安装有壶盖,壶盖设有可伸入壶口中的伸入部,但凡用过茶壶的人都知道,传统茶壶的壶盖都是十分容易脱落的,特别在当壶中的茶水不多,倾倒的角度较大时,稍有不留意,壶盖就会跌落地下摔烂。为了解决此问题,通常人们在买了茶壶后都及时在壶盖顶部的提手与壶身把手之间系一条绳子,如图4所示,这样即使在倒茶时壶盖脱落也不至于丢到地上,这种方法虽然可解决壶盖损坏的问题,但在茶壶上系绳子既不美观,而且在使用时间长绳子容易藏污纳垢,影响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有效防止壶盖脱落的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壶,包括壶身,壶身顶部的壶口安装有壶盖,壶盖设有可伸入壶口中的伸入部,所述壶口的内缘设有凹槽,所述伸入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凹槽形状相适应的凸起,在安装时,先将壶盖其中一边的凸起伸入壶口内,另一边则对准壶口的凹槽位置并从该壶口中放入,再将壶盖稍为旋转,壶盖两侧的凸起就可被壶口卡住不会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壶身凹槽与壶身的壶嘴壶把不在同一直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起左、右对称设置于伸入部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壶盖在对应于凸起位置处的外表面以及壶身在对应于凹槽位置处的外表面都设有标识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设计解决了传统茶壶壶盖容易脱落的问题,结构简单,壶盖安装及取出操作方便,既可有效防止在倒茶过程中壶盖脱落打碎,同时又不需要在茶壶壶身与壶盖之间系上绳子而影响茶壶的原有漂亮外观,在使用时也不会因结构而出现卫生问题;进一步,本设计的壶身凹槽与壶身的壶嘴壶把不在同一直线,壶盖盖上后,壶盖的凸起旋转后同壶身的凹位也不再同一直线,使壶盖更加不容易脱落,可靠性更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茶壶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茶壶的俯视图;
图4是茶壶壶盖翻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一种新型壶,包括壶身1,壶身1顶部的壶口11安装有壶盖2,壶盖2设有可伸入壶口11中的伸入部21,壶口11的内缘设有凹槽12,伸入部21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凹槽12形状相适应的凸起22。
在安装时,先将壶盖其中一边的凸起伸入壶口内,另一边则对准壶口的凹槽位置并从该壶口中放入,再将壶盖稍为旋转,壶盖两侧的凸起22与凹槽12互相错开,使壶盖两侧的凸起受到壶口内边的约束,壶盖无法拿出来,这样在倒茶过程中即使倾角很大,壶盖也不会跌落。当需要取出壶盖时,只需旋转壶盖,令其中一侧的凸块与凹槽12的位置相对应,即可取出壶盖,操作十分方便,解决了传统茶壶壶盖容易脱落的问题;更优选的,壶身凹槽同壶身上的壶嘴壶把不在同一直线,壶盖盖上后,壶盖的凸起旋转后同壶身的凹位也不再同一直线,使壶盖不容易脱落。
优选的,凸起22左、右对称设置于伸入部21的两侧,使操作时更方便,同时对应的卡位也更可靠。
为了让使用者在放入及,操作时可方便凸起22将对准凹槽12的位置,壶盖2在对应于凸起22位置处的外表面以及壶身1在对应于凹槽12位置处的外表面都设有标识物3。该标识物可以是涂层,也可以是其它造型物,或者是在制作茶壶时内置于坯料中的其它标识物等。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只要是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凌志餐厨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凌志餐厨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58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