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田井下工具实现反复下井功能的信号识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315616.2 | 申请日: | 2009-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1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维国;付国太;曹明君;李淑红;李立东;戴喜红;王维克;陈勇;庞云伟;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7/01 | 分类号: | E21B47/01;E21B43/20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朱永林 |
| 地址: | 163453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田 井下 工具 实现 反复 功能 信号 识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井下工具实现下井功能的信号识别装置,属于油田注水井井下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油田许多注水井用井下工具带有支架、弹开爪等弹出结构。这些工具下井前需要将弹出结构收拢,到达指定位置后上提该工具通过配水器产生触发信号,使凸轮翻转,弹出结构弹开,实现支撑或其他功能。由于这些工具再次下放时弹出结构会卡在配水器部位,因此只能由下向上操作。如果要实现反复下井功能,必须能够控制弹出结构收拢。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通过上提动作来控制弹出结构收拢的井下工具。该工具装有可自动复位的凸轮。弹出结构处于收拢状态的井下工具上提通过配水器时,凸轮转动,弹出结构自动弹开。通过配水器后,凸轮复位。这时下放该工具,完成其具体功能。再次上提时,凸轮又一次触发,控制弹出结构收拢。这种技术的缺点在于,控制弹出结构弹开和收拢的信号都是上提信号。一口注水井内有多个配水器。如果上提过程中连续通过偶数个配水器,会出现弹出结构误收拢的情况。而且配水器中的导向体和中心孔都会对凸轮产生触发作用,如果当凸轮处于两者之间时改变井下工具的运动方向,则弹出结构的状态更不受控,工作可靠性差。
市场上还有两种控制弹出结构收拢的方法:一种是用电机实现收拢功能,井下工具内自带电池,用定时器控制收拢的时间;另一种是用电机实现收拢功能,用电缆供电并提供控制信号。这两种方法都需要安装电机和控制电路,使用成本高。特别是电缆供电的方式,需要增加十多万元的成本。另外,用定时器控制收拢的时间,缺乏控制灵活性,不能及时改变弹出结构的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井下工具弹出结构的控制方法存在的工作可靠性差、控制灵活性差和使用成本高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油田井下工具实现反复下井功能的信号识别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油田井下工具实现反复下井功能的信号识别装置包括外壳、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第一压缩弹簧、两个支架、两个连杆、滑块、第二压缩弹簧、转轴销、凸轮、扭转弹簧、拉伸弹簧、碰撞开关、第一销钉和第二销钉,所述外壳内设有台阶孔,所述第一滑杆由外壳的上端装入外壳内且卡装在台阶孔处,所述第一滑杆上开有轴孔,所述第二滑杆置于外壳内,所述第二滑杆由细长杆和粗壮杆由下至上同轴制成一体,所述第二滑杆的细长杆由上至下穿过轴孔,且与轴孔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杆的粗壮杆与第一滑杆交汇处的外围套装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上端与第二滑杆相抵靠,第一压缩弹簧的下端与第一滑杆相抵靠,所述外壳下端的壁上开有两个避让槽,所述两个避让槽轴对称开设,所述第一滑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架,所述两个支架对称布置,且每个支架与相应的避让槽对应,每个支架通过一个连杆与滑块连接,连杆与支架和滑块均为转动连接,所述滑块滑动套装在细长杆上,所述细长杆上设有台肩,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套装在细长杆上,第二压缩弹簧的上端抵靠在台肩上,第二压缩弹簧的下端抵靠在滑块上,所述第二滑杆的粗壮杆上开有豁口,所述凸轮置于豁口内,且通过转轴销与第一滑杆连接,所述碰撞开关的一端通过第二销钉转动安装在凸轮上,所述碰撞开关的另一端伸出外壳,所述扭转弹簧安装在第二销钉上,扭转弹簧的一端与凸轮连接,扭转弹簧的另一端与碰撞开关连接,所述第一销钉固装在碰撞开关上,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固装在第一销钉上,拉伸弹簧的另一端固装在第二滑杆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本实用新型不需要电机和电源,直接使用钢丝下井,有效控制了使用成本,而且控制弹出结构弹开和收拢的识别信号互不相同,能通过钢丝的起下动作及时、准确地控制弹出结构的状态,工作可靠性高,控制灵活性强,实现反复下井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下井过程中的支架收拢状态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提过程中通过配水器时,凸轮翻转,支架弹出状态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架支撑在配水器支撑面上时,外壳相对支架下移,凸轮复位状态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5是第一滑杆的主视图;图6是图5的B-B剖视图;图7是图5的右视图;图8是第二滑杆的主视剖视图;图9是图8的C-C剖视图;图10是图8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56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式液压随钻测斜仪
- 下一篇:轨道交通的屏蔽门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