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原煤仓电振机脱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14530.8 | 申请日: | 200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0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林;翟凤芹;管遵伟;苑廷文;姜作强;赵铭良;刘爱民;蓝钱钱;孙旭东;王忠伟;张栓平;孙红;于鹏;王伟丽;黄艳峰;魏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66 | 分类号: | B65D88/66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崔滨生 |
地址: | 26604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煤仓 电振机 脱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附属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止原煤仓电振机坠落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厂的喷煤车间是负责向高炉提供煤粉。生产高炉喷吹用的煤粉流程为:先将煤场的原煤经过皮带运到原煤仓,原煤仓的原煤经过给煤机进入磨煤机进行研磨,磨制出的合格煤粉供高炉使用。每台磨煤机配有一个原煤仓,每个原煤仓仓壁下锥体的上部对称设置有2台电振机,电振机离工作平台约5米高。
由于原煤含水量较大,粉末较多,导致原煤粘性大,致使进入原煤仓的原煤易形成悬料。当原煤仓中的煤出现悬料现象时,开动电振机,将附着在仓壁上的悬住的煤粉振动下来。
参见图1,现有电振机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电振机焊在原煤仓壁下锥体的上部,离工作平台较高,垂直高度约5米。2、电振长期开动易将电振机与原煤仓之间的焊接振开,使电振机掉落,容易砸伤人和设备,电振本身也会损坏。3、经常检查电振与原煤仓之间的电焊。稍有开焊即重新烧焊,费时费力。基于此,如何克服现有电振机坠落的问题,成为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原煤仓电振机脱落装置,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电振坠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止原煤仓电振机脱落装置,包括原煤仓和电振机,其特征在于:在电振机和电振机上方的原煤仓壁上均设有钢环,两个钢环之间用吊缆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电振机设置在所述原煤仓的圆锥体上部附近。
所述吊缆为钢丝绳,或链环。
所述原煤仓壁与电振机之间设置有垫板。
所述原煤仓壁、电振机与垫板之间均采用焊接。
所述垫板的面积略大于所述电振机的底面面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1、电振机与原煤仓之间的电焊开裂后,由钢丝绳拉住,不会掉下来,避免了砸伤人员及设备安全事故。2、不用检查电振机与原煤仓之间的电焊。等电振机开焊掉落后再焊上即可。避免了电振机损坏,并减轻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原煤仓和电振机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原煤仓和电振机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I部位放大图;
其中,1、原煤仓;1-1、原煤仓壁;2、电振机;2-1、垫板;3、钢丝绳;4、钢环;5、给煤机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2和图3,在原煤仓1的下部圆锥形体上方对称安装有电振机2。先在原煤仓外仓壁1-1外侧部位对称各焊一块垫板2-1,垫板2-1面积比电振机2底面积稍大,再将电振机2焊接在垫板2-1上,这样就形成每侧各一个电振机2。垫板2-1采用A3钢制成。
将钢环4分别焊接在电振机2及电振机2上方的原煤仓壁1-1上,两个钢环4之间用钢丝绳3连接牢固。当电振机2与原煤仓1之间的电焊开裂后,由钢丝绳3拉住,电振机2不会掉下来,避免了砸伤人员及设备安全事故。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45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