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高压齿轮泵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313303.3 | 申请日: | 2009-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6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传铭;余广枳;郭善新;吕长流;陈远东;陈淑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4C2/14 | 分类号: | F04C2/14;F04C15/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002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高压 齿轮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高压齿轮泵,属于液压泵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大多数液压泵的壳体采用前盖、泵体和后盖三大部分组成,其中由于前盖和泵体均为独立件,这样不仅降低液压泵整体强度与刚度,而且研究发现多数泵的易损坏处为贯穿泵体的螺栓孔与泵体齿轮腔之间的薄弱环节。除此之外,泵体内齿轮轴定位采用定位销方式,这增加了加工的难度,影响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压齿轮泵,该油泵增强了壳体强度,并保证了支承孔与齿轮腔的同轴精度,减少了齿轮轴上的径向不平衡力,使得泵的输出压力稳定,寿命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一种新型高压齿轮泵,包括机壳和设于机壳体内的主动齿轮和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由具有前端盖的机体和后端盖经穿过后端盖的单头螺栓连接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油液泄漏减少,泵体强度增强,齿轮轴上的径向不平衡力减少,使得轴承寿命增加及工作压力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浮动侧板内侧面结构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浮动侧板外侧面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新型高压齿轮泵,包括机壳和设于机壳体内的主动齿轮(3)和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4),所述机壳由具有前端盖的机体(1)和后端盖(2)经穿过后端盖的单头螺栓连接成一体。
具有主动齿轮(3)的主动齿轮轴(5)及具有从动齿轮(4)的从动齿轮轴分别经两端轴承(6)后再经轴承套(7)安装在机壳型腔前后侧轴承套座孔(8)内,所述后轴承套(7-1)前侧部安装在机体(1)轴承套座孔内,另一半(7-2)安装在后端盖(2)的轴承套座孔内。
主被动啮合齿轮与轴承套(7)之间设有8字型浮动侧板(9),所述浮动侧板(9)靠近轴承套(7-1)的外侧面(9-1)设有用于安装密封圈(13)及密封圈外部挡板(14)的3字型油槽(10),靠近齿轮的内侧面(9-2)上设有通往密封油槽(10)的高压油通孔(11),所述内侧面(9-2)的上下侧分别开设有压力油自平衡槽道(12)。
在主动齿轮的前端装有一对骨架油封(15),沟槽1(16)和沟槽2(17)分别将润滑轴承的油液引入吸油口使得润滑油液能形成回流。
上述主动齿轮(3)的前端部安装有一对骨架油封(15),骨架油封(15)的安装位置处开设有连通吸油口的沟槽(16)、(17)。
上述机体与后端盖相邻端面的周部上均布有与齿轮轴相平行的螺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33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广告牌
- 下一篇:一种带高效自动送纸机构的碎纸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2-00 旋转活塞式机械或泵
F04C2-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个元件都具有相同数目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08 .相互啮合式,即带有与齿轮机构相似的配合构件的啮合
F04C2-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1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24 .反向啮合式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2-30 .具有F04C2/02,F04C2/08,F04C 2/22,F04C 2/24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包含在这些组中的一个组的特征,并且配合元件之间具有其他形式的运动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