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壁炉的反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12946.6 | 申请日: | 200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6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朱宏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乌市安冬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4/04 | 分类号: | F21V14/04;F21V17/00;F21V7/10;F24H3/00;F21W12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壁炉 反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壁炉的火焰模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壁炉的反光装置。
技术背景
现有技术的电壁炉,其火焰模拟装置一般包括光源及反光束,而反光束大多采用电机带动的转动轴及固定在转动轴上的反光体这种结构形式,其中反光体通常为柔性反光条与固定反光片两种结构形式。公开日为2007年1月31日,公开号为CN1904489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轴套式电壁炉反光束,其包括反光条和固定反光条的基体,固定反光条的基体系由芯轴、套在芯轴上的转筒组成,芯轴固定于电壁炉炉体,转筒沿芯轴中心线回转并带动粘结或捆扎于其上的反光条旋转,使得柔软的反光条形成不规则跳动,从而模拟出火焰的形态。但该专利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因此,传统电壁炉反光束相对单一的反光体结构导致了所模拟火焰形态千篇一律的格局,造成了使用者对电壁炉火焰图案的审美疲劳,降低了电壁炉的可观赏性,影响了电壁炉产业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电壁炉反光束存在的所模拟火焰图案形态单一、影响电壁炉的可观赏性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火焰模拟效果好的电壁炉的反光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壁炉的反光装置,包括由转动轴及设置在转动轴上的反光体组成的反光束,所述的反光束一端连接电机,另一端悬空,反光束的结构中心轴与所连接电机的驱动轴互成夹角。将反光束的一端悬空,并将反光束的结构中心轴(即传统反光束的转动轴)与电机的驱动轴设置成互为夹角的结构,反光束转动时,其悬空端为沿一定大小的圆作圆周运动,这样,对于反光束上靠近悬空端的反光体,相对于电壁炉的成像屏来说,是不断的上下移动及前后移动,这种移动的结果可以使反光体在成像屏上所形成的模拟火焰出现忽上忽下、忽大忽小的效果,它改变了传统反光束所火焰形态单一的问题,使得所模拟的火焰更加接近真实火焰,大大提高了电壁炉的可观赏性。
作为优选,反光束的结构中心轴与电机的驱动轴之间的夹角为5至20度。反光束的结构中心轴与电机的驱动轴之间的夹角过小,所模拟火焰忽上忽下、忽大忽小的效果就不明显,而反光束的结构中心轴与电机的驱动轴之间的夹角过大,则需加大电壁炉的厚度,同时所模拟火焰变化过大,从而引起失真,反而降低模拟效果,反光束的结构中心轴与电机的驱动轴之间的夹角为5至20度是较好的选择。
反光束可以采用对称设置与交错设置两种结构形式。反光束对称设置时,火焰图案的变化也相应比较对称;反光束交错设置时,火焰图案的变化也相应交错变化,两种结构具有不同的模拟效果。
在反光束对称设置时,作为优选,反光束远离电机的一端靠近电壁炉的左右对称中心面。这种结构是让电壁炉中间位置的火焰变化幅度最大,而从中间到两边则逐渐减小,它符合真实火焰燃烧时中间火大,火苗移动幅度大,周围则相对减小的实际情况。
作为优选,转动轴包括反光体夹持部及一端的连接轴,夹持部包括两条扭曲或缠绕呈麻花状的夹持条,所述的反光体为反光薄片,其固定端设置在两条夹持条之间。在转动轴上设置反光体的夹持部,而夹持部采用两条夹持条夹持反光体的结构形式,则转动轴的自身结构就可以紧紧夹住反光体,不会发生现有技术的反光束经常出现的反光条脱落或向两侧倾斜的情形。另外,扭曲或缠绕呈麻花状的夹持条可以使转动轴的各个径向上均有反光薄片分布,同时,扭曲或缠绕的夹持条不但可以更为牢固的固定反光薄片,而且可以在反光薄片的固定端附近形成局部的凹面结构,这种凹面结构在反射光线时具有聚焦作用,可以增强火焰的亮度,提高电壁炉的火焰模拟效果。
作为优选,夹持条呈片状结构,两条夹持条的宽面相对且一侧边相互连接,其横截面呈U形结构,夹持条扭曲呈麻花状结构,反光薄片为条状结构,其一端固定在两条夹持条之间。片状结构的夹持条接触面大,容易满足反光体的固定要求,而将两个夹持条连接成U形结构,将反光薄片的一端固定在U形结构内,则其连接更加可靠。另外,夹持条也可以采用下面的结构:
1.夹持条呈片状结构,两条夹持条的宽面相对且扭曲呈麻花状结构,反光薄片为条状结构,其中部固定在两条夹持条之间。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反光薄片可以穿过两条夹持条,这样夹持条的两侧均可以布置反光薄片。
2.夹持条呈条状结构,条状结构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夹持条相互缠绕呈麻花状结构,反光薄片为条状结构,其中部固定在两条夹持条之间。这种结构是将片状结构夹持条用圆形夹持条或多边形的夹持条代替,结构比较简单,但夹持条与反光体接触的夹持面较小,当夹持条扭曲或缠绕后所形成的节距较大时,反光体比较容易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乌市安冬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义乌市安冬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29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