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杯纺纱机单锭喂给罗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12695.1 | 申请日: | 2009-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5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剑浪;郑光明;李国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精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4/08 | 分类号: | D01H4/08;D01H4/32;D01H4/4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纱机 单锭喂 罗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杯纺纱机单锭喂给罗拉装置,属纺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转杯纺纱机的原理是由喂入罗拉将纤维条喂给回转分梳辊,纤维条经分梳辊梳理成单纤维后输送到高速回转的转杯内壁并在转杯内壁的凝聚槽内叠合成环形的须条形成纱尾,纱尾同时被加捻成纱(其中的叠合和加捻通常一起言之为“转杯并合加捻”)引出绕成筒子。
现有转杯纺纱机上各锭纤维原料(纤维条)的喂入依靠喂入罗拉,而大多数机型采用的是蜗轮蜗杆传动方式,这种传动方式的动力来自于一根由车头到车尾的喂入传动轴,蜗轮蜗杆连接在喂入传动轴与各锭喂入罗拉之间,各锭喂入罗拉的转动依靠电磁装置控制着蜗轮与喂入罗拉之间的离合,这样在接到断纱电气指令后就可以停止该锭的原料喂入。这种靠切断动力传动的控制方法,只能在统一的喂入速度下启停,启停速度是恒定的,它在正常纺纱时不会有任何影响。但随着纺纱英支号数的增加(纱线越来越细),纤维在断纱后接头时,由于分梳作用是不间歇的,在转杯里形成定量纤维环(纱尾)的纤维量和在分梳三角区内形成恒定饱和的纤维量,出现了倒置现象(即分梳三角区内形成恒定饱和的纤维量和形成定量纤维环的纤维量都将少于正常纺纱时的纤维量),无法变速喂入的现有控制系统就不能在短时间里满足恒定饱和的纤维量的供应需求,影响了转杯纺生产高质量中细号纱的质量技术指标,尤其是接头部位的接头形态难以达到高质量技术指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无法变速喂入纤维原料所造成的在断纱后接头时不能在短时间里满足恒定饱和的纤维量的供应需求,影响转杯纺生产高质量的中细号纱的的缺陷,提供一种转杯纺纱机单锭喂给罗拉装置。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转杯纺纱机单锭喂给罗拉装置,包括若干锭位,每个锭位包括喂入罗拉、握持点、分梳三角区、分梳体、分梳辊和出口,其特征是:各锭位的喂入罗拉彼此独立并用受控于电气控制装置的独立动力直接驱动。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的分梳辊上设置有分梳齿,利于对喂入的纤维条进行合理的梳理。
所述的握持点呈槽状,便于对纤维条进行喂入和回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积极效果:
1、采用单锭独立喂入控制系统(各锭用独立动力直接驱动喂入罗拉)后,不仅能实现对接头瞬间喂入流量饱和度的控制,更能缓解断头后分梳辊对静止纤维束反复打击造成的损失损伤,从而全面提高转杯纺纱机的接头质量和整机成纱性能。
2、便于对各锭喂入罗拉进行转速、转向控制,从而利于在断纱接头时控制纤维条的喂入和回退,确保接头引纱时转杯内的纤维量达到额定,同时也为引纱时后续进入转杯的纤维流量(该后续进入转杯的纤维流量形成接头部位后的一段纱线)提供额定增补,避免了纱线接头部位后的细节现象。
3、本实用新型经试用,与国内现有同类技术相比,在实际纺纱接头质量上具有接头强力变异系数CV%有很大改善、接头综合质量稳定的优点,接头部位纱线的外径同正常纱线几乎一样,接头平均强力占正常纱线平均强力的8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杯纺纱机分梳和喂入机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断纱后和接头时喂入罗拉控制时序合成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断纱后和接头时单锭独立喂入罗拉控制时序合成图。
图中标号说明:1-喂入罗拉,2-握持点,3-分梳三角区,4-分梳体,5-分梳辊,6-出口,7-分梳齿,SH-纤维条;
V1-现有技术喂入罗拉的转速曲线;
V2-本实用新型喂入罗拉的转速曲线;
La-断纱前连续纺纱情况下喂入罗拉以正常纺纱工作速度转动的时间;
Lb-断纱时喂入罗拉停止转动的时间;
Lc-接头后连续纺纱情况下喂入罗拉以正常纺纱工作速度转动的时间;
L1-表示的是喂入反转时喂入罗拉的反转时间,其间接的表示出在喂入罗拉带动下逆向回退的纤维条长度;
L2-表示的是高速预喂入时喂入罗拉的转动时间,其间接的表示出在喂入罗拉带动下正向喂入的纤维条长度;
L3-表示的是当高速定量喂入时在喂入罗拉带动下正向喂入的纤维条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精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精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26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心泵自动吸启停排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风机效率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