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0.16mm线芯插接头的刺破针片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12015.6 | 申请日: | 200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8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曾令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乐荣电线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24 | 分类号: | H01R4/2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0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0.16 mm 线芯插 接头 刺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产品芯线连接的刺破针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0.16mm线芯超细导线连接的插接头的刺破针片,所述刺破针片在有的著作中被称为U形卡接刀片。
背景技术
现代电子产品的微型化和超大规模集成度的发展,要求引线和连接导线更加细小和密集,如印制板上的布线密度增加,其线宽有的已减小至0.03mm,相应地要求插接元件也更加微型化和布线密集化,对于与之有紧密相关的高速传输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线芯密度更高,而且要求其线芯直径更细,达到0.16mm及以下尺寸。然而现在市场上在插接头里设置的刺破针片,其插接线径一般在0.32以上,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210502Y,公告日是1995年10月18日,名称为’卡接式市话分线盒’中公开一种卡接刀片:刀片带有切槽,切槽顶端开有a度角切口,切槽两侧带有刃口,切口a角为60~120度,切槽间距e为0.32~1.1mm……。这里所述的卡接刀片即本实用新型标题所述的刺破针片,这里所述的切槽间距即指可卡接线芯直径。本实用新型认为,现有技术包括上述’卡接式市话分线盒’发明,之所以不能满足现代电子技术要求的更细线芯的卡接,究其原因之一,是现有刺破针片的结构设计不合理,例如导入角太大,使得卡接定位不准,刺破力不均匀,极易损伤导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满足插接线径达到0.16mm以下的刺破针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0.16mm线芯插接头的刺破针片,包含镀锡铜质内侧呈阶梯状的两支针爪,两支针爪的内侧阶梯状处分别构成可导引线缆的嵌入角和能刺破绝缘层并接通固定线芯的夹持角,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角设置为1°~8°,夹持角的前端开口缝距设为0.10~0.16mm,夹持角后端缝距为0.04~0.10mm。
所述夹持角的底部为圆弧过渡,圆弧半径为0.04至0.06mm。
所述嵌入角的角度设置为12°~15°。
所述夹持角的角度较好的是设置为1.5°~3°,可使线径0.16mm的导线充分与针片接触导通,并可保证导线的包覆层在刺破过程中被扯断。
所述夹持角的角度最好的方案是设置为2°。
作为优选,嵌入角的角度设置为13°。
作为优选,夹持角的前端开口缝距为0.11~0.13mm。该缝距与0.16mm线材导体匹配,线芯导体在插入U型针片的开口内时绝缘层被剥除,针片的两个针爪形成压力,使线芯导体外原有氧化膜被去除,进而改变了线芯导体的形状,使之呈椭圆形,增加接触面积,并维持良好的导体抗拉强度,从物理性能和电气性能上达到了与焊接相同的水平。
作为优选,夹持角后端缝距为0.05~0.07mm,可与0.16mm线材导体匹配。
作为优选,夹持角底部的圆弧半径为夹持角后端缝距的一半,该圆弧设置使线材导体被压到夹持角底部后不至于被针片切断。
从嵌入角到夹持角的过渡段为半径为2~4mm和1~2mm两段圆弧连接过渡。
从嵌入角到夹持角的过渡段也可为两段圆弧加中间一段斜线段连接过渡,斜线段的斜率设为30°。
把被接续的电缆芯线置入插接头内,然后用压接钳将插接头的口盖压下即把绝缘导线卡在刺破针片的开口里,开口比线径稍窄,能切开芯线绝缘层并卡住导线,同时能保持一定接续压力,在针片与导线接触部位形成无空隙接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有如下有益效果:
能适用于0.16mm线径的高速电缆线连接插接件的刺破针片,使线芯与刺破针片顺利接续;可避免现有插接头接续0.16mm线缆时,刺破针片不能割破绝缘层、损坏线芯、或接触不良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在图1中,包含针爪1和针爪2,及其构成的嵌入角D和夹持角A,嵌入角D设置为13°,夹持角A设置为2°,夹持角A的前端开口缝距B为0.12mm,夹持角后端缝距C为0.10mm,夹持角底部的圆弧过渡半径R为0.05mm。
刺破针片用镀锡磷铜片制成,磷铜片导电性好、弹性好,抗拉强度接近中碳钢,镀锡可抗氧化。磷铜片的厚度为0.5~1.5mm。
从嵌入角到夹持角的过渡段为两段圆弧连接过渡,如图1所示,其中,过渡圆弧半径r1为2~4mm,r2为1~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乐荣电线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乐荣电线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20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刺破式USB连接器端子座
- 下一篇:一种大截面导线用接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