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为中水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11942.6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2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大群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52;C02F1/44;C02F1/4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110 天津市南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中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污水处理为中水的设备,特别涉及的是经多级预处理出水与反渗透脱盐出水勾兑的污水处理为中水的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但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质日趋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缺水地区电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开放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循环冷却水会产生水量损失,含盐量、氯离子、硫酸根、钙镁离子和碳酸氢根的含量较高,使循环冷却系统结垢倾向较大,会降低了换热器换热率。因而产生了节水与降低浓缩倍率的矛盾。为环保和节水,将循环冷却排污水进行回收已成为趋势。
现有技术中的膜分离技术处理污水与其他污水处理方法相比较,具有能耗及运行费用低、效率高、工艺简单、出水水质好、膜组件简洁紧凑、易于自动化操作、维护方便等优点,目前倍受人们的青睐。
反渗透对其进水水质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多个运行的系统表明,不合格的预处理将导致反渗透膜迅速被污堵,造成频繁清洗,产水水质下降,因此通常需要对原水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以去除原水中存在的悬浮物、胶体、有机物等,反渗透传统的预处理工艺为:
循环水排污水->水力循环澄清池->无阀滤池->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
但是当原水为循环水排污水时,上述工艺不能完全满足反渗透的进水要求,采用反渗透处理最大的问题是预处理和细菌的控制,循环水排污水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波动大,预处理要求相对复杂。传统预处理工艺在冬天运行时,温度较低,细菌问题不突出;到夏天气温高时,循环水处理的时候细菌孳生是大问题,这样会致使反渗透系统出现微生物污染问题。如果使用次氯酸钠作为反渗透系统的杀菌剂,还需注意脱氯问题,活性碳可以作为脱氯装置,但由于脱氯之后,保安过滤器和反渗透系统就没有余氯,仍会导致细菌问题,所以一般在保安过滤器之后定期投加反渗透专用的非氧化性杀菌剂,控制微生物孳生的问题。
超滤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超滤对于水中各种污染物质和微生物的去除率非常高,经过超滤处理后,水的浊度能够降到0.1~l NTU,污染指数SDI降到l以下。
现有技术超滤/微滤(UF/MF)系统预处理设备和工艺存在以下不足:工程造价比较高;电厂运行过程中,循环排放污水往往掺杂其它生产废污水,使得原水水质发生一定的波动,造成集成膜系统稳定稳定性差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微涡絮凝、高效纤维过滤和超滤作为反渗透多级预处理,将纤维过滤后的出水与反渗透脱盐后的出水进行勾兑作为中水的一种将污水处理为中水的设备。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将污水处理为中水的设备,所述一种将污水处理为中水的设备,按如下方式串联连接的有:管道混合器、微涡絮凝反应澄清池、高效纤维滤池、中间水池、集成膜系统和清水池;所述管道混合器的出水口连接在微涡絮凝反应澄清池进水口,微涡絮凝反应澄清池的出水口连接在高效纤维滤池上部的进水口,位于高效纤维滤池底部的出水口连接在中间水池的进水口,中间水池底部的出水口连接在集成膜系统中的进水泵上,集成膜系统的出水口连接在清水池的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以反渗透装置的脱盐作用为中心,依次以微涡絮凝、高效纤维过滤和超滤作为预处理,在未设置原水调节池,保证了反渗透装置的稳定运行。本实用新型采用混水方案,有效降低造价和运行费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回用的设备,出水作为电厂循环冷却系统的补水,设备及工艺设计合理,且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出水各项指标均能满足回用要求;建设和运行费用低。对类似的中水回用工程的设计与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备连接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序号的说明》
1:污水 1-2、1-3、1-4、1-5、1-6、1-7:出水 2:无机混凝剂
3:消毒剂 4:管道混合器 5:微涡絮凝反应澄清池 5-1:进水口
5-2:出水口 5-3:絮凝反应区 5-4:沉淀澄清区 5-5:隔油装置
5-6:空心球填料 5-7:斜管 6:高效纤维滤池 6-1:纤维球填料
6-2:通风管 6-3:进水口 6-4:出水口 7:中间水池
7-1:进水口 7-2:溢流管 7-3:出水口 7-4:反洗泵
8:集成膜系统 8-1:进水泵 8-2:连续超滤装置 8-3:反渗透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大群,未经张大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19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纺复合弹力地毯丝的纺丝设备
- 下一篇:密封防尘托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