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滑门驱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11923.3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2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郑旭志;吴曜卿;萧双全;曾锺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14 | 分类号: | E05F15/14;E05D1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驱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滑门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现有的滑门驱动装置,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200911575号的「汽车滑门之驱动装置」,其包含一直流电动马达、一蜗轮组合、一电磁离合器组合、一绕线轴组合与一轮毂;当电源打开后,直流电动马达会开始转动,其电磁离合器组合亦会受到电能产生一电磁力将连动轴体与其上的磁回板往上吸引,使得直流电动马达的马达芯轴与连动轴体上的蜗轮形成齿轮接合,因而带动连动轴体使轮毂转动,轮毂的转动会带动缠绕其上的绕线循环,致使与该绕线循环连结的滑门进行开关的动作;一霍尔传感器可侦测并计算其轮毂的回转圈数与位置,以控制滑门的移动。
虽然上述现有的「汽车滑门之驱动装置」可达到控制滑门移动的功效,但是其机构较为复杂,故组装上亦较费时;因此,不能满足实际使用时所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滑门驱动机构,可与所需的门体结合,而利用动滑轮与第一、二拉引单元于动作时加倍放大输出长度,而符合门体动作的全行程,且其结构简单,可节省设置空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滑门驱动机构,其包括一壳座、一传动单元、及一滑动单元,该传动单元与该壳座结合;该滑动单元设于壳座中;其特点是:还包括一第一拉引单元、及一第二拉引单元,该滑动单元包含有与传动单元活动结合的数个动滑轮、以及设于壳座中且位于传动单元两端的定滑轮;该第一拉引单元绕设于部分动滑轮及一端的定滑轮上,且该第一拉引单元的一端固定于壳座中,另端延伸出壳座外;该第二拉引单元绕设于余下的动滑轮及另端的定滑轮上,且该第二拉引单元的一端固定于壳座中,另端延伸出壳座外。
如此,该机构可与所需的门体结合,而利用动滑轮与第一、二拉引单元于动作时加倍放大输出长度,而符合门体动作的全行程,并且该机构结构简单,可节省设置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标号说明:
壳座1 外壳11
盖板12 传动单元2
螺杆21 螺帽22
致动组件23 滑动单元3
第一动滑轮31 第二动滑轮32
第三动滑轮33 第四动滑轮34
第五动滑轮37 第六动滑轮38
第一定滑轮35 第二定滑轮36
第三定滑轮39 第四定滑轮40
第一拉引单元4 张力调整器41
第二拉引单元5 张力调整器51
门体6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及立体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动滑门驱动机构,其至少包含有一壳座1、一传动单元2、一滑动单元3、一第一拉引单元4以及一第二拉引单元5所构成。
上述所提的壳座1至少包含有一外壳11及一盖板12。
该传动单元2至少包含有一螺杆21、一设于螺杆21上的螺帽22、及一驱动螺杆21的致动组件23,其中该螺杆21与螺帽22设于壳座1中,而该致动组件23可为设于壳座1一侧的马达。
该滑动单元3设于壳座1中,其至少包含有设于传动单元2的螺帽22一侧的第一动滑轮31、第二动滑轮32、及设于另一侧的第三动滑轮33、第四动滑轮34、以及设于壳座1中且位于螺杆21前、后两端的第一、第二定滑轮35、36。
该第一拉引单元4依序绕设于第一动滑轮31、第一定滑轮35及第四动滑轮34上,且该第一拉引单元4的一端配合张力调整器41固定于壳座1中,而另端延伸出壳座1外,且该第一拉引单元4可为钢绳。
该第二拉引单元5依序绕设于第三动滑轮33、第二定滑轮36及第二动滑轮32上,且该第二拉引单元5的一端配合张力调整器51固定于壳座1中,而另端延伸出壳座1外,且该第二拉引单元5可为钢绳。如是,藉由上述结构构成一全新的电动滑门驱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19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保险箱短信报警装置
- 下一篇:动力工具油压缸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