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假电池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10961.7 | 申请日: | 2009-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5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许世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00 | 分类号: | H02M3/00;H03K17/687;G01R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假电池装置,特别是一种可降低能耗的假电池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电子产品进行测试时,如果该电子产品是采用圆柱体电池(例如5号干电池或者7号干电池等)进行供电,则需要在测试前将相应的圆柱体电池放置在电子产品的电池槽中。按照目前的这种方法作测试,会有下面的不良状况发生:多次测试后电池会因电量不足而需频繁更换,电池的消耗不但是公司资源的浪费,也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另一种方案是用假电池来代替干电池,例如,某一电子产品背面有4个并列的电池槽,每个电池槽可容纳一节干电池。通常,用一个假电池装置来代替这4节干电池。现有假电池如图1所示,一种假电池包括:电源输入端10、电压变换单元20、插接部30、热敏电阻40及第一电阻50,所述电压变换单元20包括模拟电压输出端21以选择性输出第一电压或第二电压,其中,第一电压模拟电池饱和状态,第二电压模拟电池欠压状态;所述插接部30包括正极输出端31、负极输出端32及热敏控制端33,其中,正极输出端31电性连接模拟电压输出端21,负极输出端32接地;所述热敏电阻40的一端电性连接热敏控制端33,而热敏电阻4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50的一端电性连接正极输出端31,而第一电阻50的另一端接地。
使用假电池进行测试时,需将假电池接通直流电压源60,并将被测电子产品电池槽70内插接假电池的插接部30,当模拟电压输出端21输出第一电压时,可测试电子产品充电完成后的性能,而当模拟电压输出端21输出第二电压时,可测试电子产品充电进行时的性能。一部被测电子产品测试完成后,测试人员仅会将插接部30自电子产品的电池槽70内拔出,而不会将电源输入端10与直流电压源60断电。当电源输入端10接通直流电压源60,但插接部30未与电子产品对接时,第一电阻50仍与电压变换单元20电性连接并处于导通状态,会消耗电能而产生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能耗的假电池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假电池装置,其包括电源输入端,其用于电性连接直流电压源;所述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电压变换单元,且电压变换单元包括模拟电压输出端以选择性输出第一电压或第二电压,其中,第一电压模拟电池饱和状态,第二电压模拟电池欠压状态;模拟电压输出端电性连接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包括正极输出端、负极输出端及热敏控制端,其中,正极输出端电性连接模拟电压输出端,负极输出端接地;热敏控制端电性连接热敏电阻的一端,而热敏电阻的另一端接地;且热敏控制端还电性连接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接地;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而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电性连接正极输出端;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而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假电池装置在接通直流电压源,且插接部与电子产品的电池槽之间电性接触后,第一电阻会工作。而当假电池装置在接通直流电压源,但插接部与电子产品的电池槽之间电性隔离后,第一电阻不工作,从而避免电能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假电池的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假电池装置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假电池装置包括电源输入端10,其用于电性连接直流电压源60;所述电源输入端10电性连接电压变换单元20,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压变换单元20包括模拟电压输出端21、手动切换开关22(也可将手动切换开关22替换成智能开关)及电压调节器23,其中,手动切换开关22的一端电性连接电源输入端10,而手动切换开关22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模拟电压输出端21,且所述手动切换开关22与电压调节器23之间并联连接;模拟电压输出端21以选择性输出第一电压或第二电压,当手动切换开关22闭合时输出第一电压,所述第一电压模拟电池饱和状态;而当手动切换开关23断开时输出第二电压,所述第二电压模拟电池欠压状态。模拟电压输出端21电性连接插接部30,所述插接部30包括正极输出端31、负极输出端32及热敏控制端33,其中,正极输出端31电性连接模拟电压输出端21,负极输出端32接地;热敏控制端33电性连接热敏电阻40的一端,而热敏电阻40的另一端接地;且热敏控制端33还电性连接运算放大器80的正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80的负输入端接地;而运算放大器8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场效应晶体管90的栅极,而场效应晶体管90的漏极电性连接正极输出端31;场效应晶体管90的源极电性连接第一电阻50的一端,而第一电阻50的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09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