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轧轧机间的连接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10715.1 | 申请日: | 200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3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冯旭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宏广科技有限公司;冯旭龙 |
主分类号: | B21B1/00 | 分类号: | B21B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杨冬 |
地址: | 618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轧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铜合金、铝合金电工用杆材连铸连扎生产线连轧轧机间的连接件。
背景技术
铜合金、铝合金电工用杆材的连铸铸坯通常为梯形坯,需要经过多个轧机的轧制才能形成符合要求的杆材。但前一轧机和后一轧机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很难保证前一轧机出口和后一轧机入口之间的对心,容易导致坯在两轧机之间产生变形、扭转,从而导致堵杆、跑杆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前后轧机对心操作的连轧轧机间的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连轧轧机间的连接件,包括入口连接段、出口连接段及入口连接段与出口连接段之间的连接段;沿装置轴向,所述入口连接段、出口连接段、连接段设置有相互连通并贯穿整个装置的限位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入口连接段与前一轧机连接,通过出口连接段与后一轧机连接,从而通过安装面的配合能够很方便的完成前后轧机的对心操作,坯完成前一轧机的轧制后,直接通过限位通道进入后一轧机,防止了坯在两轧机之间产生变形、扭转,避免了堵杆、跑杆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连轧轧机间的连接件,包括入口连接段2、出口连接段6及入口连接段2与出口连接段6之间的连接段3;沿装置轴向,所述入口连接段2、出口连接段6、连接段3设置有相互连通并贯穿整个装置的限位通道。
入口连接段2、出口连接段6分别与轧机的入口导位装置、出口导位装置固定结构的形状、形式相一致,并通过入口连接段2与前一轧机连接,通过出口连接段6与后一轧机连接,从而通过安装面的配合能够很方便的完成前后轧机的对心操作,坯完成前一轧机的轧制后,直接通过限位通道进入后一轧机,防止了坯在两轧机之间产生变形、扭转,避免了堵杆、跑杆现象的发生。上述限位通道即输送坯同时对坯的运动进行限位防止其变形、扭转的通道。
为了防止限位通道过长,从而导致摩擦过大,影响坯的表面质量,上述限位通道包括分别设置于出口连接段6和入口连接段2的与轧坯横断面形状一致的进料口1和出料口5、贯穿连接段3的断面形状大于轧坯横断面形状的通孔7。连接段3的通孔7内表面与坯表面脱离避免了摩擦,大大减小了坯通过本装置时的摩擦。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限制坯在连接段3内的运动,上述入口连接段2、出口连接段6、连接段3采用可拆卸式连接,所述连接段3为上下剖分式结构,连接段3的通孔7内设置有导轮组4。入口连接段2、出口连接段6、连接段3采用可拆卸式连接,连接段3采用上下剖分式结构,则是为了方便安装导轮组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宏广科技有限公司;冯旭龙,未经德阳宏广科技有限公司;冯旭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07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渣水净化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相机防水袋定位框及其定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