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白茶精加工生产线防堵塞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310429.5 | 申请日: | 2009-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2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林健;金心怡;张敬强;于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福建农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5D88/54 | 分类号: | B65D88/54;B65D88/68;B65D90/48;A23F3/06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林捷 |
| 地址: | 355200 福建省福鼎***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白茶 精加工 生产线 堵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白茶精加工生产线防堵塞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国内白茶精加工生产线茶料堵塞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加工白牡丹、贡眉时甚为严重。茶料输送和转储堵塞对正常生产影响较大,轻者引起部分茶叶短碎,生产暂停,重者引起大量茶叶损毁,生产停滞,甚至引起设备其他故障,影响安全生产。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目视观察、手工方式来解决茶叶堵塞问题。其原理是通过机械振动作用于堵塞部位,将挤压在一起的茶叶振动松散。但其缺陷在于目视观察的定位不确定性和不及时性,振动可使茶叶趋向挤压或松散的不确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茶精加工生产线防堵塞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防止白茶精加工时在出料位时的堵塞。
本实用新型白茶精加工生产线防堵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3)和设置在料斗(3)下方的旋转搅龙(4),所述料斗(3)各侧壁面与垂直方向夹角均不同。
本实用新型白茶精加工生产线防堵塞装置通过在料斗(3)下方设置旋转搅龙(4),以及将料斗(3)相邻各壁面角度设计成不同,一方面,料斗(3)相邻各壁面角度设计成不同更有利于出料,另一方面,设置旋转搅龙(4)也有利于加快下料的速度。从而大大减少了白茶精加工时在出料位时的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1、料位传感器,2、报警器,3料斗,4、旋转搅龙,5、出料口闸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白茶精加工生产线防堵塞装置,包括料斗3和设置在料斗3下方的旋转搅龙4,料斗3各侧壁面与垂直方向夹角均不同。
料斗3的角度按白茶的休止角来设计,从而更有利于出料。
为了清楚白茶的出料位和及时感应发送信号,料斗3内设置有料位传感器1,料斗3内还设置有与料位传感器1连接的报警器2,料位传感器1还与驱动生产线物料输送的设备连接,当在料斗堵塞时由料位传感器1输出信号停止驱动设备的工作。
料位传感器定位于料斗堵塞可能发生的关键部位,并与报警器关联。出料口闸门与旋转搅龙相协调控制物料顺利通过,旋转搅龙上有一定数量的浅齿以提供适当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各关键连接通道可能发生堆积堵塞处(如去石机、平面圆筛机、贮茶斗)设置料位传感器,当来料输送出现堵塞时报警器发出报警并使该处之前的物料输送设备停止工作。
本实用新型白茶精加工生产线防堵塞装置的优点:1、不受茶叶粘性、含水率、颗粒度等物理特性的限制,有效地解决了白茶精加工生产线输送过程关键部位及出料口茶叶挤压堵塞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04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赤泥、白泥生产建筑材料的方法
- 下一篇:设有安全防护罩的带锯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