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阻隔性叠层聚合物包装薄膜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309585.X | 申请日: | 2009-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4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翁文桂;周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翁文桂 |
| 主分类号: | B65D65/40 | 分类号: | B65D65/40;B32B27/00;B32B27/20;B29C47/06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杨依展 |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隔 性叠层 聚合物 包装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隔性叠层聚合物包装薄膜。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包装材料特别是阻隔性包装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聚合物包装材料因此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聚合物一般来源于石油等不可再生的原料,大量使用聚合物材料给能源和环境都造成了巨大的负担。新型、高性能、低成本的阻隔性聚合物包装材料的开发研究已成为各国竞相开发的热点。
多层共挤复合工艺作为塑料复合薄膜的一种加工方法,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国际上已被广泛应用。人们发现层数越多,材料的综合性能越好。使用多层共挤,特别是7层以上共挤技术,能将所需性能的树脂以较小厚度制成薄膜,阻隔性材料被分成若干个薄层也实现了更佳的阻隔性能,可大大地减少聚合物材料的使用,降低材料的成本同时减少对能源和环境的影响;多层共挤的合理利用而且可以避免因膜层过厚而产生的蜷曲现象。
目前这些共挤,不管是共挤吹塑还是共挤流延,都有很大的局限。因为共挤层数越高,共挤模头的建造和运行就越困难。目前全世界仅有约25套9层共挤吹塑生产线。共挤流延的模头相对比共挤吹塑模头简单,但是要建造层数高的模头仍然有很大困难。这样一来,共挤薄膜的层数就非常有限,导致共挤薄膜性能无法继续提高。
而目前我国的多层共挤塑料复合薄膜吹塑设备多为二至三层共挤的旋转机头形式,技术落后。为适应要求较高的塑料复合薄膜的生产,一些企业已引进五至七层共挤塑料复合薄膜吹塑设备,但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须大量依赖进口,使其成本居高不下,抑制了我国多层共挤塑料复合薄膜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隔性叠层聚合物包装薄膜,其克服了背景技术多层聚合物薄膜材料所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阻隔性叠层聚合物包装薄膜,包括至少一个层倍增共挤出的叠层阻隔复合层,该每个阻隔复合层中均含有复数个重复单元,该每个重复单元均由一类对应第一个聚合物组成且该第一个聚合物组成包含有至少一种气体阻隔性聚合物成分的第一个体层和一类对应第二个聚合物组成的第二个体层,每类个体层的个数为一个或多个;其中,至少一个该至少一个的阻隔复合层的重复单元的两类个体层中至少有一类个体层的个数为二个。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它还包含阻隔性单层或/和非层倍增共挤出的阻隔性复合层。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它还包含存在于所述各种复合层以及单层之间的至少一个粘结层或/和至少一个中间层。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重复单元至少包含三个个体层的层倍增共挤出的阻隔复合层的厚度不大于900微米。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个体层之内填充聚合物的填料。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单层或复合层之内填充聚合物的填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翁文桂,未经翁文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95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管子切割坡口机
- 下一篇:伸缩防护盖的组合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