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报警自动截断输液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9430.6 | 申请日: | 2009-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9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罗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小斌 |
主分类号: | A61M5/40 | 分类号: | A61M5/40;A61M5/14;G08B2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报警 截断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输液器,特别是一种具有自动报警自动截断功能的输液器。
背景技术
现在医院所使用的点滴注射器,对于病患所使用的点滴瓶内的点滴液将注射耗尽时,往往都是采取由病患家属持续察看或护理人员定时访查的作业方式,经由目视得知是否需要换点滴瓶,处理不好就会导致血液回流的现象,而且此种纯属人工作业的行为对于病患家属相当费神、耗时,需长时间的处在病患身旁,才可协助护理人员照顾病患,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报警自动截断输液器,能实现输液终止时有效防止血液回流,而且可在缺液时发送报警信号,结构简单,设计新颖。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报警自动截断输液器,包括滴斗1和与滴斗1上端设有与输液管相接的接口11,下端设有输液管道12,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斗1内腔设有下半体可浸在溶液内用以在缺液时可堵住输液管道12的自由浮塞2,所述滴斗1内腔上部设有一可升降的浮杆24,滴斗1的顶板上对应设有当浮杆24失去浮力而下落时,用以支撑浮杆24上端凸缘的座套23,所述座套23设有一对由浮杆下、上运行而控制其通断的电极26,所述通断的电极26由导线22引出设于插头21内。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滴斗内的输液过低时,浮杆由于失去浮力,其上部导体25与电极接触,致使与插头连接的报警电路闭合,触发报警。此外,若滴斗内的输液过低,所述浮塞就堵塞住滴斗下端部的输液管道,从而有效防止血液回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成本极低,具有较好的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连接报警装置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4是安放在护士台且能接受图3所述报警装置的报警主机电路原理框图。
附图中主要组件说明:
1:滴斗 2:自由浮塞 4:流量调节器 5:过滤器 6:输液针头
11:接口 12:输液管道
21:插头 22:导线 23:座套 24:浮杆 25:导体
26:电极 27: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图1展示的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结合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自动报警自动截断输液器,包括滴斗1和与滴斗1上端设有与输液管相接的接口11,下端设有输液管道12,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斗1内腔设有下半体可浸在溶液内用以在缺液时可堵住输液管道12的自由浮塞2,所述滴斗1内腔上部设有一可升降的浮杆24,滴斗1的顶板上对应设有当浮杆24失去浮力而下落时,用以支撑浮杆24上端凸缘的座套23,所述座套23设有一对由浮杆下、上运行而控制其通断的电极26,所述通断的电极26由导线22引出设于插头21内。
所述的座套23的下部设置有一防止浮杆上下浮动而倾斜的套筒27。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子中,所述的插头21连接有报警电路;所述的报警电路包括一受控于插头21的蜂鸣器。这样在输液快耗尽时,由于浮杆24失去浮力,其上部导体25与电极26接触,致使受控于插头21的蜂鸣器导通,发出声音报警,提示护理人员。若滴斗内的输液过低,所述浮塞2(此处浮塞是球型)就会堵塞住滴斗下端部的输液管道,从而有效防止血液回流。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子中,所述插头21连接的报警电路包括MCU、无线收发模块、声光报警模块;所述MCU分别与无线收发模块、声光报警模块连接。所述的无线收发模块可以有效的避免繁琐的布线,节约成本;为了配合上述电路,所述的报警电路进一步包括报警接收主机,所述报警接收主机由无线收发模块、MCU、显示模块依次连接组成。这样该报警接受主机就安放在护士台,就可以接收警情信号,及时的通知护士哪个病床需要护理,方便快捷,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小斌,未经罗小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94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