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错误仿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8753.3 | 申请日: | 2009-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7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26 | 分类号: | G06F1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错误 仿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错误仿真装置,特别是一种可简化测试程序的错误仿真装置。
【背景技术】
同位检查(parity check)与错误自动检查与更正(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ng;ECC)这两项技术是常见的计算机内存侦错技术。同位检查技术是在每个字节的数据中加入一个位元,用来记录字节中八个位元的总和为奇数或偶数,每当微处理器要从内存读取数据时,便会比对检查位元与数据的一致性,如果发现错误,计算机会自动要求重传数据,不过同位检查有个问题,就是只能判断出一个位元错误而产生数据的错误,如果两个位元同时发生错误,那就无法被侦测出来了。以往同位检查是最常被使用的数据汇整方法,然而,同位检查虽可侦测错误,却不能修正小至一位的错误。错误自动检查与更正是一种主机板确保数据正确性与完整性很重要的功能,其利用矩阵方式去侦测内存位元错误,并且自动修正错误位元,倘若计算机用于服务器,那么一个支持数据完整性检测的计算机就非常重要。绝大多数被设计为高阶服务器的计算机都会支持ECC内存,而验证主机板是否有支持ECC的功能亦是生产主机板之必备测试项目之一。
内存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边上还有一颗体积较小(大约为3mm?mm?.5mm)的芯片,这就是SPD(Serial Presence Detect,串行存在探测)芯片,其是一颗8针的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电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里面主要保存了该内存的相关数据,如容量、芯片厂商、内存模块厂商、工作速度等。SPD的内容一般由内存模块制造商写入,支持SPD的主板在启动时自动检测SPD中的数据,并以此设定内存的工作参数。电脑启动后,主板BIOS就会直接去读取SPD中的信息,主板北桥芯片组就会根据这些参数信息来自动配置相应的内存工作时序与控制寄存器,从而可以充分发挥内存条的性能。当主板从内存中不能检测到SPD信息时,它就只能提供一个较为保守的配置。如果SPD内的参数值设置得不合理,不但不能起到优化内存的作用,反而还会引起系统工作不稳定,甚至死机。需要验证电脑主机板对内存的错误侦测与回复功能是否正常,然而进行该种验证需要对内存之SPD芯片进行如容量、速度等内存数据进行修改,使其数据与原始内存模块(DDR2)不同,再将内存模块(DDR2)插至主机板开机进行验证,而此动作,需从内存模块(DDR2)上之EEPROM焊接相关信号线出来以I2C(Inter-IC)接口进行数据读出,进行数据修改后再次写入。
但是,现有的检测技术是将SPD检查与同位检查依次完成,无法同时进行,从而使得测试程序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简化测试程序的错误仿真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错误仿真装置,其连接一内存与一主机板,其中,所述内存中存储有SPD的测试信息,且所述错误仿真装置包括连接本体,所述连接本体设有连接部及插槽,其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主机板插接配合,而所述插槽内插接有内存;且所述连接本体内设有SPD错误仿真单元及同位错误仿真单元,其中,所述SPD错误仿真单元电性连接于连接部与插槽之间,且所述SPD错误仿真单元将内存的SPD的测试信息传输至主机板;所述同位错误仿真单元电性连接于连接部与插槽之间,且所述同位错误仿真单元产生错误位元,并将错误位元传输至主机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可同时进行SPD检测和位元检测,从而简化了测试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错误仿真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错误仿真装置的组合示意图。
图3是SPD错误仿真单元的电路方框图。
图4是同位错误仿真单元的电路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87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