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直贴式极耳的软包装动力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08709.2 | 申请日: | 2009-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8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漫;左新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环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36 | 分类号: | H01M10/36;H01M2/26;H01M2/08;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解政文 |
地址: | 45300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直贴式极耳 软包装 动力 锂离子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直贴式极耳的软包装动力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车辆中使用的动力蓄电池中的铅酸电池、镉镍电池、氢镍电池和硫钠电池因其能量密度低、充电时间长、维护性能差,影响了推广和应用。同时近几年来新发展起来的锂二次电池因不能快充,达不到电动车的要求,影响了它的推广和应用。
近期,由于用户对电池容量的不断增大,电池极耳的导电面积和引出极耳与卷心的焊接等得不到解决,更是影响了电池的应用。因此,研制大容量软包锂离子动力电池,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必须加大电池极耳导电接触面,提升电池充放电性能,才能进一步扩大软包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提供一种可以改善极耳导电接触面,提升电池充放电性能,扩大电池应用范围的具有直贴式极耳的软包装动力锂离子电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直贴式极耳的软包装动力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还包括至少2只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包括正电极、负电极和隔膜,其中所述隔膜位于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以及负电极和壳体之间,所述正电极的一侧设有向外延伸的正极白边,所述负电极的一侧设有向外延伸的负极白边,并且所述正极白边与所述负极白边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正电极、负电极和隔膜一体卷绕成为电池卷芯或叠放成为电池叠片;所述单体电池叠放在一起并置于所述壳体中,所述正极白边与所述正极极耳压合在一起,所述负极白边与负极极耳压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具有直贴式极耳的软包装动力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正极极耳的里侧端部设有第一折弯,所述负极极耳的里侧端部设有第二折弯,所述单体电池的正极白边压合在第一折弯中,所述单体电池的负电极的白边压合在第二折弯中。
本实用新型具有直贴式极耳的软包装动力锂离子电池,其中每两只所述单体电池之间的极耳处固定安装有橡胶块。
本实用新型具有直贴式极耳的软包装动力锂离子电池,其中在所述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与所述壳体的封装处粘有热溶胶。
本实用新型具有直贴式极耳的软包装动力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单体电池为2-6只。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具有直贴式极耳的软包装动力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还包括2只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包括正电极、负电极和隔膜,其中所述隔膜位于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以及负电极和壳体之间,所述正电极的一侧设有向外延伸的正极白边,所述负电极的一侧设有向外延伸的负极白边,所述正电极、负电极和隔膜一体卷绕成为电池卷芯或叠放成为电池叠片;2只所述单体电池叠放在一起并置于所述壳体中,所述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分别设有2个,自所述单体电池左侧引出的第一正极白边与自另一所述单体电池右侧引出的第二正极白边方向相反,自所述单体电池左侧引出的第一负极白边与自另一所述单体电池右侧引出的第二负极白边方向相反,所述单体电池的第一正极白边与第一正极极耳压合在一起,所述单体电池的第一负极白边与第一负极极耳压合在一起,各所述单体电池的第二正极白边与第二正极极耳压合在一起,各所述单体电池的第二负极白边与第二负极极耳压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具有直贴式极耳的软包装动力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正极极耳的里侧端部和所述负极极耳的里侧端部分别设有折弯,所述单体电池的正极白边和负极白边对应压合在各折弯中。
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具有直贴式极耳的软包装动力锂离子电池,其中每两只所述单体电池之间的极耳处固定安装有橡胶块。
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具有直贴式极耳的软包装动力锂离子电池,其中在所述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与所述壳体的封装处粘有热溶胶。
本实用新型具有直贴式极耳的软包装动力锂离子电池的优点是:由于正电极、负电极和隔膜按照要求的宽度叠放成为电池叠片电池或一体卷绕成为电池卷芯,设置了正极白边、负极白边,在两侧端部引出极耳,加大了电池极耳导电接触面,提升了电池充放电性能,扩大了电池应用范围。
进一步设置了双正极极耳和双负极极耳的引出结构,进一步扩大了极耳导电面积,降低了电池内阻。在电池组合时电池极耳位置固定有橡胶块,避免了直贴式极耳长时间使用可能会出现松动的问题。
下面将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单体电池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视图;
图3是电池卷芯与正、负极极耳连接的示意图;
图4是双正极极耳和双负极极耳引出结构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环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环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87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封闭采暖炉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与关闭的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