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S形车身外覆盖件修复工具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308678.0 | 申请日: | 2009-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5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付德才;田为公;李书福;杨健;胡边疆;罗显任;戴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1/12 | 分类号: | B21D1/12;B21D1/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4111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覆盖 修复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身创伤修复工具,特别涉及一种S形车身外覆盖件修复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车身的凹坑(凹陷)修复多用板金喷漆或火烤处理,需要经过旧漆剥离、清扫、板金、抹腻子、烘干等十几道工序,工作量大、操作复杂、耗时长、材料消耗大、成本高,对修理工的技艺要求高,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也有用电吸修复的,但对油漆有损伤。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0939474Y,公告日2007年03月17日,公告了一种通过物理方法来修复车身外壳创伤的工具,该工具一端是撬头,另一端为T型套筒,但其制作较复杂,对不同凹陷面积的修复需要换用不同型号的工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操作简便灵活、不需板金、不损坏和划伤原有车漆,适用性强、安全性高、避免返修过程造成的二次伤害,提高返修效率和质量、降低员工劳动强度的车身外覆盖件修复工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S形车身外覆盖件修复工具,包括撬头和杆体,杆体的两端设有向相反方向弯折的撬头,撬头和杆体共同构成S型,撬头向相反方向弯折,可避免使用过程中另一端的撬头碰伤、划伤车身外表面,造成二次损伤。
作为优选,撬头的形状为尖锥形,尖锥形的撬头便于深入较小的孔隙进行修复工作,且尖锥形的设置使得撬头表面十分圆滑,有利于修复的进行,防止撬头表面不规则的突起在修复过程中造成车身外表面产生凹坑凸包,降低修复效率。
作为优选,尖锥形的撬头顶端设置为圆头,圆形端部可避免在撬头伸入孔隙过程中以及撬头在修复过程中划伤车身外表面。
作为优选,两端撬头设置不同的长度,可根据车身外表面不同的凹陷面积和深度,选择适当长度的一端撬头进行修复,增加了本实用新型修复凹陷的适用范围。
作为优选,撬头和杆体之间的夹角设置为90至180度,最好是大于90度,小于180度,这样既方便撬动,对于不同的凹陷深度又能很好的适应。
作为优选,撬头和杆体处于同一平面内,可防止在修复过程中由于一端撬头处于不同平面而碰伤车身外表面状况的发生。
作为优选,撬头与杆体连接的弯折处使用圆弧过渡,圆弧顶作为撬动的支点,这有利于撬头的伸入和撬动过程,且可防止弯折处在撬动过程中对周围车身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车身外覆盖件返修时不需板金、不损坏和划伤原有车漆,修复速度快;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灵活、生产成本低;安全性高、避免了返修过程可能造成的二次伤害,提高了返修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还能适用于其他金属外覆盖件凹痕的修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1是撬头、2是杆体、3是撬头和杆体的夹角、4是撬头的圆弧顶,两端撬头处于同一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实施例:
一种S形车身外覆盖件修复工具(见附图1),将一根长为50cm,直径为6mm的钢筋作为杆体2,并将钢筋的两端修磨成尖锥形,同时将尖锥形部位的顶端修磨圆滑。再将修磨成尖锥形的两端分别向相反方向弯折,弯折角度为140度,形成撬头1。撬头1与杆体2连接的弯折处使用圆弧过渡,构成圆弧顶4。杆体2一端撬头1的长度设置为8cm,另一端撬头1的长度设置为6cm,两端撬头1处于同一平面内,撬头1和杆体2整体构成一个S形。使用时,将撬头1小心伸入凹陷附近的孔隙内,以撬头1的圆弧顶4作为撬动的支点,利用撬头1光滑的表面慢慢将凹陷部位顶出,达到修复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86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开关柜的柜体结构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配电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