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安全滑触线供电的接触式自动上电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308667.2 | 申请日: | 2009-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0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薛翎森;李勋;李太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天津金港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1/00 | 分类号: | H01R41/00;B66C13/1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闫俊芬 |
| 地址: | 300456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安全 滑触线 供电 接触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架安全滑触线上电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基于安全滑触线供电的接触式自动上电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交通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要求,全国各大集装箱码头都在进行轮胎式起重机“油改电”工程。“油改电”是指用电力驱动来代替原来用柴油驱动的轮胎吊。低架安全滑触线施工难度小、供电质量高,投资回报期短,各大集装箱码头主要采用低架安全滑触线上电方式,工作过程中需要人员手动接通/切断电源,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降低了作业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安全滑触线供电的接触式自动上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基于安全滑触线供电的接触式自动上电装置,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所述装置由拨杆机构、受电弓机构、集电小车组成;拨杆机构和受电弓机构分别固定于场桥,集电小车设置于滑触线架;
所述拨杆机构由连杆机构、驱动装置和滚筒组成,连杆机构固定端连接电力驱动装置,连杆机构活动自由端连接滚筒;
所述集电小车车体面板中部设置凹槽,所述凹槽下端开口于车体侧壁,位于凹槽上端的车体面板固定横置铜棒;位于凹槽两侧的车体面板为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拨杆结构进入集电小车凹槽后,竖置弓头与横置铜棒即可接触取电,从而不需要精确的定位就可准确获取可靠的电流质量。场桥取电装置获取可靠的电流质量;解决了自动上电系统中的精确定位问题;将其用于自动上电系统中,可以大大提高场桥作业效率,防止人工接通/切断电源造成的危害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拨杆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集电小车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所述装置由拨杆机构15、受电弓机构12、集电小车13三部分组成;拨杆机构和受电弓机构分别固定于场桥11,集电小车13设置于滑触线支架14。
如图2所示,所述拨杆机构包括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固定端连接驱动装置,连杆机构自由端连接滚筒。连杆机构由动力杆组1(由两根杆平行设置组成)、后拉杆组2(由两根杆平行设置组成)、上拉杆组3(由两根杆平行设置组成)、前拉杆组4(由两根杆平行设置组成)和前臂杆组5(由两根杆平行设置组成)组成;动力杆组两根杆的固定端分别连接驱动装置的电动推杆和弹簧,驱动装置固定在底座9上,联接板8上端和后拉杆上端通过第一销轴与动力杆连接,联接板下端、上拉杆组3上端和前拉杆组4上端通过第二销轴连接,动力杆组下端和前拉杆组4下端与拨杆头6连接,滚筒7连接于拨杆头。拨杆头两侧加工成弧面,可以防止拨杆头部被凹槽卡死。
如图3所示,所述集电小车车体面板中部设置凹槽22,所述凹槽下端开口,位于凹槽上端的车体面板固定横置铜棒21;位于凹槽两侧的车体面板为斜面。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各部分做详细说明:
1.拨杆机构前端采用滚筒,从而减小运行时的阻力,便于其沿着集电小车面板进入凹槽;拨杆前端左右两侧加工成弧面,可防止拨杆头部被凹槽卡死,减小拨杆运行过程中对凹槽的冲击力,缩短受电弓弓头在集电小车铜棒上的横向移动距离,提高取电可靠性。
2.集电小车采用横置铜棒作为导电体,不但节省材料,而且提高了与弓头接触的可靠性;小车中间设置凹槽,以便拨杆进入其中,不仅可以牵引集电小车运动,而且起到了定位受电弓的作用。
3.拨杆机构和受电弓机构的驱动方式主要有气动、电动和液压传动。气动是电力机车较常采用的一种驱动方式,但使用该方式需要安装空气压缩泵,而且噪音大,机械效率较低;液压传动需要安装液压泵,容易漏油,产生污染,而且北方冬天温度低,容易冻结,故其随动性较差;电力驱动便于实现,噪音小,无污染,可靠性高,因此本装置采用电力驱动。
4.由于受电弓弓头与集电小车铜棒相对运动较小,所以弓头不需加装碳滑板,而是采用两块铜板,增大接触面积,提高电流容量,保证其与铜棒接触的可靠性。
5.当拨杆机构进入集电小车凹槽后,竖置弓头与横置铜棒即可接触取电,从而不需要精确的定位就可准确获取可靠的电流质量。
6.场桥作业过程中,大车通常是曲线运行,为保证受电弓良好的随动性,采用拉力弹簧放弓取电,在场桥作业过程中,始终保持弓头与铜棒之间的接触压力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保证受流质量,以免发生拉弧或者脱弓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天津金港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天津金港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86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凭证册页直角装订夹
- 下一篇:节能免排建筑垃圾空心墙体组合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