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精开棉机的回风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308593.2 | 申请日: | 2009-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3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董胜德;黄烈民;张余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富丽达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G9/14 | 分类号: | D01G9/1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 |
| 地址: | 31122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精开棉机 回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精开棉机,特别涉及一种在精开棉中加装集风管和网袋的精开棉回风管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精开棉机中每台使用的回风管都是封闭型,容易导致回风不畅,大量纤维尘混入成品棉内,导致粘胶纤维质量下降,同时精开棉设备中的轴承、齿轮和链条经常损坏,造成维修成本高,严重影响生产的进度。
中国专利CN2717988,公开一种精开棉机,包括左墙板、右墙板、平滚筒、尘笼滚筒、给棉板、喂棉罗拉、打手部件、尘格部件,打手部件、尘笼滚筒、平滚筒和同步轴均通过轴承支承在左、右墙板上,在尘笼滚筒和平滚筒下方只采用一个喂棉罗拉与给棉板相结合的结构,打手部件设置在喂棉罗拉和给棉板的下方;给棉板与喂棉罗拉之间的隔距可调,其调节通过电动缸的伸缩来实现,同样,给棉板与打手之间的隔距也可调节,它是通过另一只电动缸来完成;尘格部件与打手部件之间的隔距大小可精确调节;各刀状栅板之间角度由电动缸来调节;在刀状栅板中设置分梳板,能进一步提高除杂效果和精开棉的质量。此实用新型专利中的精开棉开,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飞花,降低产品的质量,同时使生产设备需要经常的维修,生产成本加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在精开棉机上加装集风管和网袋,把飞花集中起来的用于精开棉机的回风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用于精开棉机的回风管装置,包括送棉机架体,送棉机架体上设有棉箱,棉箱的一侧设有送纤维装置,棉箱的底部与打手开松装置相连通,所述的棉箱的顶部设有尘笼,尘笼的一侧设有送纤维风管,送纤维风管与送棉风机相连通,尘笼的一侧还设有集风管,所述的集风管的下端套接有网袋。集风管能把飞花统一的收集到网袋中,这样就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降低设备的维修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的集风管位于送纤维风管的下侧,集风管与网袋位于棉箱的外侧。
作为优选,所述的集风管是直径为200mm的不锈钢件,所述的网袋为40目尼龙网袋。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精开棉机的回风管装置,结构简单,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维修成本,能正常有序的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精开棉机的回风管装置,包括送棉机架体1,送棉机架体1上设有棉箱2,棉箱2的一侧设有送纤维装置4,棉箱2的底部与打手开松装置5相连通,棉箱2的顶部设有尘笼3,尘笼3的一侧设有送纤维风管6,送纤维风管6与送棉风机7相连通,尘笼3的一侧还设有集风管8,集风管8的下端套接有网袋9,集风管8位于送纤维风管6的下侧,集风管8与网袋9位于棉箱2的外侧,集风管8是直径为200mm的不锈钢件,网袋9为40目尼龙网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富丽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富丽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85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