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细锦纶常规纺纺丝组件及纺丝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08197.X | 申请日: | 2009-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6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来国桥;郝超伟;马清芳;蒋剑雄;徐怡庄;陆达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D4/00 | 分类号: | D01D4/00;D01D4/02;D01D1/00;D01D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朱实 |
地址: | 310036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锦纶 常规 纺丝 组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超细锦纶常规纺纺丝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细锦纶常规纺纺丝组件及纺丝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差别化细旦锦纶纤维的生产通常采用共混、复合及改进工艺等物理化学方法,主要包括复合法(海岛法、剥离法)和直接法(异形法、混合法)。海岛法,要求使海、岛两种组分的聚合物形成多芯共鞘结构,并使其均匀分布。美国杜邦公司在1964年首先取得了以复合纺丝工艺生产0.2~0.3dtex细旦纤维的专利,随后日本的各大公司也在70年代开发了剥离法、海岛法等复合纺丝技术并实现了工业化。但是海岛法和异形法的使用对反应设备、工作环境、制造工艺等方面要求都很苛刻,特别是海岛法,工艺复杂、成本增加、能耗高,并带来潜在的环境污染问题。
另外的一种制造细旦纤维的技术是采用现有的熔体挤出法制造常规纤维的纺丝设备,通过调整聚合物特性以及纺丝工艺参数,实现纤维细旦化,属于直纺法。与海岛法相比,该方法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的高性能纤维生产技术。国外一般利用精密的设备、严格的工艺来生产单丝纤度在0.8dtex以上的细旦尼龙纤维,成本较高。而在国内,与丙纶、涤纶相比,用直纺法生产单丝纤度低于0.8dtex的细旦尼龙纤维的自主技术尚未见报道,存在明显的技术瓶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原有超细锦纶纺丝设备技术要求苛刻、纺丝工艺复杂、成本高、能耗高,并且存在潜在的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利用传统常规纺纺丝设备,调整纺丝组件的结构,优化纺丝工艺,降低成本,可以纺丝到0.8dtex以下,纺出的超细锦纶附加值高的超细锦纶常规纺纺丝组件及纺丝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实用新型的超细锦纶常规纺纺丝组件,包括设有进料孔的壳体,壳体内设有过滤网、海砂层、分配板、喷丝板,所述的过滤网有三层,包括第一层过滤网、第二层过滤网和第三层过滤网,所述的海砂层位于第一层过滤网和第二层过滤网之间,所述的海砂层采用20~80目的海砂,所述的分配板设于第二层过滤网和第三层过滤网之间,所述的喷丝板设于第三层过滤网的下方,喷丝板上设有若干喷丝孔。调整海砂的比例,使纺丝组件的压力在60~90kg之间。锦纶纺丝用的切片和母粒的混合熔体从进料口进入纺丝组件,经海砂层过滤,再经分配板、过滤网,进入喷丝板,最后经喷丝孔挤出,拉伸成丝。利用这种纺丝组件,在用母粒法进行尼龙6纺丝生产中可以在传统常规纺丝设备上,即能直接熔融纺出超细锦纶,且纺丝稳定,达到工业化指标要求。纺丝工艺简单,成本降低,易于产业化推广。
作为优选,所述的喷丝板上的喷丝孔的孔径为0.15~0.3mm,所述的喷丝孔的长度和直径之比为2~4。喷丝孔的孔径及喷丝孔的长度和直径之比对细旦及超细旦锦纶的纺丝均产生明显影响。若长度和直径之比小,意味着喷丝孔的孔径增大,在增加喷丝头拉伸的同时,熔体出口胀大效应因熔体在孔道里来不及释放而变得突出;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长度和直径之比,提高了喷丝头熔体的吐出速率,降低了喷丝头拉伸倍数,同时也减弱了熔体的挤出胀大效应,提高了纺丝的稳定性。因此纺制超细锦纶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喷丝孔的孔径及喷丝孔的长度和直径之比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优选,所述的壳体内第一层过滤网的上方设有自封压板,自封压板的上方设有螺纹压板,进料孔的外围设有密封环,密封环同时连接自封压板和进料孔。确保壳体的密封性,使其达到需要的压力值。
使用上述超细锦纶常规纺纺丝组件的超细锦纶常规纺纺丝设备,包括依次相连的切片加料斗、螺杆、内设计量泵及超细锦纶常规纺纺丝组件的纺丝箱体、丝窗侧吹风,丝窗侧吹风的下部设有喷油嘴,丝窗侧吹风的下方设有下导盘、上导盘,上导盘的下方设有卷绕头,还包括母粒加料斗、母粒计量泵,所述的母粒加料斗的出口和母粒计量泵的进口相连,母粒计量泵的出口和切片加料斗的出口连在一起并且连接到所述的螺杆的进口上。根据配比,将切片和母粒经干燥后,分别加入切片加料斗和母粒加料斗中,利用母粒计量泵控制母粒进料速率,切片和母料经螺杆区段熔融,熔体进入计量泵,以便控制混合料流出量,熔体再经纺丝箱体充分熔融后进入纺丝组件的进料孔,后经纺丝组件内的过滤网、海砂、分配板处理后经喷丝孔挤出,拉伸成丝,丝束经丝窗侧吹风,喷油嘴集束上油,经上导盘和下导盘构成的导轮,再经卷绕头进行卷绕纺丝,后再经过二次牵伸,就完成了细旦/超细锦纶的常规纺生产。利用传统常规纺丝设备,利用改进的超细锦纶常规纺纺丝组件,即能直接熔融纺出超细锦纶,且纺丝稳定,达到工业化指标。纺丝工艺简单,成本降低,易于产业化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师范大学,未经杭州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81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