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夹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7812.5 | 申请日: | 2009-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5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龙西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西勇 |
主分类号: | E06B7/36 | 分类号: | E06B7/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夹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护用品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在门上的防夹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超市、商铺以及公共通道等安装了由地弹簧承载的门(例如玻璃门等)。该门包括门板、门框或玻璃墙以及门轴,门板可沿门轴转动。如图1所示,当门板转动到与门框或玻璃墙之间形成夹角时,门处于打开状态;当门板转动到与门框或玻璃墙之间的夹角为0°时,门处于关闭状态。其缺陷在于,门开启时,门轴侧的门板与门框或玻璃墙之间有60mm左右的缝隙,人的手指特别是孩童的手指容易伸入该缝隙。随着门的转动,缝隙急剧缩小,当转动到关门状态时,上述缝隙缩小至5mm左右,容易夹伤伸入该缝隙的手指,从而导致严重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应用在门上的防夹手装置。
本实用新型防夹手装置与门板相连,所述门板与门框或玻璃墙通过门轴枢接。该防夹手装置包括防夹条,与门板中靠近门轴的一边连接,可沿门轴中心转动,外形为圆形或半圆形。
上述防夹手装置还可包括胶套,一端与门框或玻璃墙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防夹条接触。
所述防夹条与所述门板胶接或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防夹条为实心体。
优选地,所述防夹条为空心壳体。
优选地,所述防夹条的材质为以下材质中的一种:塑胶、硅胶、玻璃、水晶玻璃、有机玻璃。
优选地,所述防夹条表面设有装饰纹、文字或图案。
优选地,上述防夹手装置还包括装饰灯,位于上述空心防夹条内部。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防夹手装置中,设有外形为圆形或半圆形的防夹条。该防夹条可使门板在沿门轴转动时,与门框或玻璃墙始终保持等距,从而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由于可设有与防夹条接触的胶套,封闭了门板与门框或玻璃墙之间的缝隙,使门的室内保温效果更好,利于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玻璃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防夹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防夹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门的结构。该门包括门板10、门框或玻璃墙20以及门轴30。门板10可沿门轴30转动,例如当门板10转动到与门框或玻璃墙20之间的夹角为90°时,门处于打开状态,门轴30一侧的门板10与门框或玻璃墙20之间有60mm左右的缝隙L,人的手指特别是孩童的手指容易伸入该缝隙L;随着门沿箭头方向转动,缝隙L急剧缩小,当门板10转动到与门框或玻璃墙20之间的夹角为0°时,门处于关闭状态,上述缝隙L缩小至5mm左右,容易将手指夹伤,导致严重后果。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防夹手装置40的结构。该防夹手装置40包括防夹条41,与门板10靠近门轴30的一侧连接,其圆心与门轴中心重合,外形为圆柱形。由于防夹条41的圆心与门轴30的中心重合,当门板10沿门轴30转动时,圆形防夹条41的外边可始终与门框或玻璃墙20等距。可根据该特性,设置安全距离T,从而消除导致卡手的危险区域,防止人手伸入门板10与门框或玻璃墙20的转动缝隙。例如在一示例中,可根据门的应用场合(例如商场、游乐场等孩童出入较多的场所),设置防夹条41的外边相距门框或玻璃墙20约2mm,使得孩童的手指不能伸进该缝隙,从而避免了夹手事件的发生。在另一示例中,还可设置防夹条41的外边相距门框或玻璃墙20约5mm。例如在一些会议、通道等孩童出入较少的场所,可将安全距离T设置为5mm。在又一示例中,还可设置防夹条41的外边相距门框或玻璃墙20约10mm。
上述防夹条41可以是两个半边圆柱体,通过UV胶或螺钉固定于门板10的两面;还可以是一整圆柱体,其中间设有与门板10匹配的槽体,外边包覆门板10中靠门轴30的一侧。
在另一实施例中,防夹条41的外形还可为半圆形。可根据需要,设置在门板10转动过程中,半圆形防夹条41的外边上任一点相距门框或玻璃墙20约2mm至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西勇,未经龙西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78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护消防帽
- 下一篇:节能环保组合式空心墙体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