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灯塑壳与泡壳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07624.2 | 申请日: | 200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8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周荣龙;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5/48 | 分类号: | H01J5/4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灯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灯,特别是涉及一种塑壳与泡壳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带罩节能灯中,该泡壳与塑壳的连接方式,主要为打胶方式,该打胶方式需要经过打胶、刮胶、烘干等一列工序,工艺相对复杂、生产效率较低,工艺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灯塑壳与泡壳的连接结构,它克服了背景技术中的泡壳与塑壳的连接结构所存在的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节能灯塑壳与泡壳的连接结构,它包括一塑壳及一塑料材质的泡壳,该塑壳具有一主体及至少二设在主体底面的悬空臂,该悬空臂之末端向外凸伸形成卡接凸缘;该泡壳之内回转面之上段具有一台阶面朝下的定位台阶;该塑壳之悬空臂之卡接凸缘卡接在泡壳之定位台阶之台阶面。
该主体具有一上段、一中段及一下段,该上段之外回转面设有外螺纹。
该塑壳之主体之中段之外凸设有一圆周凸筋,该圆周凸筋之最大直径大于泡壳之顶内直径。
该主体之中段之外还凸设有若干个圆周均匀间隔设置的轴向凸筋;该泡壳之顶周面开设有与轴向凸筋等数的圆周均匀间隔设置的缺口;该些轴向凸筋分别匹配并对应连接该些缺口。该轴向凸筋位于圆周凸筋之下。
该轴向凸筋具有一底面、一侧面及一顶面,该底面和顶面平行并均垂直塑壳之轴线,该侧面倾斜设置。
该主体之底面开设有多个内外贯穿的让位槽,该让位槽位于悬空臂之侧。
该塑壳的悬空臂的个数为四个,该四个圆周均匀间隔设置。
该悬空臂之外侧面成弧面并齐平主体之外回转面,该主体之外回转面之直径匹配该泡壳之顶内直径。
该定位台阶为环形定位台阶。
该主体之内回转面凹设有二开口面对的匹配镇流器电路板的纵向凹槽。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塑壳的悬空臂的卡接凸缘和泡壳的定位台阶的台阶面之间的卡接实现塑壳和泡壳之间的固连在一起,它通过机械结构连接在一起,因此它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并具有如下优点:1、生产工艺简单,只需注塑成型,省去了打胶、刮胶、烘干等一列工序;2、由于悬空臂悬空设置,因此具有弹性,便于实现装配和锁接,装配及拆卸简单,返修拆卸方便;3、外形美观,外形尺寸较小;4、消除潜在安全隐患,即使高空堕落,也不易裂碎;5、采用倒装方式,生产效率提升,工艺成本降低。由于设有圆周凸筋,因此能够限制泡壳和塑壳之轴向移动。由于设有轴向凸筋,因此能够限制泡壳和塑壳之轴向移动,它和缺口配合能够起到导向作用,起到限制泡壳和塑壳之圆周运动作用。由于轴向凸筋的侧面倾斜设置,因此外观美观。由于让位槽位于悬空臂之侧,因此能够增强悬空臂之弹性变形。由于定位台阶为环形定位台阶,因此便于加工,保证装配。由于主体之内回转面凹设有二开口面对的匹配镇流器电路板的纵向凹槽,因此能够垂直装配镇流器电路板,能够节省节能灯体积,能够加强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灯塑壳与泡壳的连接结构的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灯塑壳与泡壳的连接结构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灯塑壳与泡壳的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灯塑壳与泡壳的连接结构的仰视图。
图5是A-A剖面图。
图6是B-B剖面图。
图7是C-C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至图7,一种节能灯塑壳与泡壳的连接结构,它包括一塑壳100及一泡壳200,该塑壳100是指上塑壳。该塑壳100由塑料材质通过注塑或吹塑制成,该泡壳200由透明或半透明塑料通过注塑或吹塑制成,该透明或半透明塑料例如为PC、PMMA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76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动态疲劳超柔软控制电缆
- 下一篇:一种制备复合高活性光催化剂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