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石灰窑内火烟引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07539.6 | 申请日: | 200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1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钢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23/00 | 分类号: | F27D23/00;C04B2/12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 13106 | 代理人: | 于文顺 |
地址: | 06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灰 窑内 引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灰窑炉用设备,特别是石灰窑内火烟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石灰的窑炉大多设备简陋,生产工艺落后,常用的窑炉结构如下:①普通气烧石灰窑窑顶、底密封不好,环境差,占地面积大,自动化水平低,由于受火烟穿透力的限制,窑的直径不能很大,中心部位欠烧。②带中心烧咀气烧石灰窑,虽然可以解决中心部位欠烧问题,但是,中心烧嘴不易冷却,容易烧坏烧嘴;带中心烧嘴气烧石灰窑易出现环带欠烧,中心烧嘴中心部位煅烧带短等问题。③双梁窑,双梁窑为矩形结构,矩形结构窑钢材用量大,由于受到梁长度的限制,双梁窑不能做的太大,矩形结构石灰窑存在煅烧死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石灰窑内火烟引导装置,采用周边烧嘴与火烟引导梁相结合,火烟引导梁可把火烟引到窑中心,可以扩大窑炉的直径,解决中心部位欠烧问题,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石灰窑内火烟引导装置包含窑体、烧嘴、火烟引导梁支撑、火烟引导梁,烧嘴环绕布置在窑体上,窑体的中心设置火烟引导梁支撑,火烟引导梁设置在火烟引导梁支撑上。
火烟引导梁及其支撑为内部空心体,采用气化冷却,在停电、停风、停气时,火烟引导梁不会被烧坏。火烟引导梁一端固定在火烟引导梁支撑上,另一端沿窑体半径辐射状分布,并与窑体上的环状布置的烧嘴匹配。
烧嘴布置在窑体上、火烟引导梁所在的平面上,每一根火烟引导梁与窑体接触的部位都设有烧嘴,在相邻的两根火烟引导梁之间的窑体上也设有烧嘴。
窑体上环状布置的烧嘴呈多排(多层)布置,例如:呈两排布置,分为上排烧嘴和下排烧嘴,火烟引导梁也相应呈两排布置,分为上排火烟引导梁和下排火烟引导梁。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采用周边烧咀与火烟引导梁相结合,火烟引导梁可把火烟引到窑体中心,可解决大直径窑中心欠烧问题;采用汽化冷却方式对火烟引导梁及其支撑进行冷却,提高使用寿命,可以增加窑炉容积,提高生产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排烧嘴、上排火烟引导梁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排烧嘴、下排火烟引导梁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窑体1、上排烧嘴2、下排烧嘴3、火烟引导梁支撑4、上排火烟引导梁5、下排火烟引导梁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石灰窑内火烟引导装置包含窑体1、上排烧嘴2和下排烧嘴3、火烟引导梁支撑4、上排火烟引导梁5和下排火烟引导梁6,烧嘴环绕布置在窑体上,窑体的中心设置火烟引导梁支撑,火烟引导梁设置在火烟引导梁支撑上,火烟引导梁及其支撑为内部空心体,采用气化冷却,窑体上环状布置的烧嘴呈两排布置,分为上排烧嘴2和下排烧嘴3,火烟引导梁也相应呈两排布置,分为上排火烟引导梁5和下排火烟引导梁6。本实施例中,每排(每层)烧嘴的数量是十二个,布置在六根火烟引导梁所在的平面上,六根火烟引导梁与窑体接触的部位共设有六个烧嘴,在相邻的两根火烟引导梁之间的窑体上设有六个烧嘴,十二个烧嘴环状均布在窑体上。本实用新型采用周边烧咀与火烟引导梁相结合,火烟引导梁可把火烟引到窑体中心,可解决大直径窑中心欠烧问题;采用汽化冷却方式对火烟引导梁及其支撑进行冷却,提高使用寿命,可以增加窑炉容积,提高生产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钢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唐山钢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75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