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套筒式往返烘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7482.X | 申请日: | 200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6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李观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观德 |
主分类号: | F26B11/04 | 分类号: | F26B11/04;F26B3/02;F26B25/16;F26B25/02;F26B2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13017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筒 往返 烘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套筒式往返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滚筒式烘干装置工作时,是在烘干滚筒内通入热风对物料进行烘干,待烘干的物料从烘干滚筒的一端输入,烘干滚筒在旋转的过程中,物料一边在烘干滚筒内翻滚,同时物料从烘干滚筒的一端向另一端均匀移动,烘干后的物料从烘干滚筒的尾端输出。由于物料的烘干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了满足烘干时间的需要,一般的烘干滚筒都制作的很长,占地面积很大,无法在场地较小的厂房安装,更不适合将烘干装置制作成移动式的。另外,由于烘干滚筒是单层的,烘干滚筒内的温度分布是前端温度高,越往后温度越低,所以烘干滚筒前端的温度很高,单层筒体散热大,热风的热量损失也大;如果要减少或避免热量损失,则需要对滚筒的筒体用较厚的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处理,必然增加滚筒的直径和增加保温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筒式往返烘干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幅度减小烘干装置的长度,并可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热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套筒式往返烘干装置,构成包括加热器、烘干器和驱动电机,烘干器包括烘干滚筒,烘干滚筒的外部套设有一层以上的套筒;烘干滚筒和套筒同轴并经支撑杆连接。
上述的烘干装置中,所述的套筒内设有推进物料均匀前移的推进装置。
前述的烘干装置中,所述的推进装置是螺旋板。
前述的烘干装置中,最外层的套筒的外壁设有齿环和至少一个滚动环,滚动环与支撑滚轮滚动连接;齿环经齿轮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前述的烘干装置中,所述烘干器前端高于后端倾斜设置,倾倒角度为2~5°。
前述的烘干装置中,所述加热器包括互为相通的燃烧室、混合室和空气进口,燃烧室上设有燃料加料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滚筒式烘干装置的烘干滚筒的外部设置一层以上的套筒,使待烘干的物料经烘干滚筒至套筒往返移动,使物料得到充分干燥。因此可以大幅度的缩短滚筒式烘干装置的长度和占地面积,使滚筒式烘干装置可以在场地较小的厂房内安装使用,也有利于将烘干装置安装在车上进行流动作业。由于在烘干滚筒设置了一层以上的套筒,一般来说烘干滚筒内的温度最高,烘干滚筒外的套筒中的温度逐层降低,减缓了热量的散发,可提高热利用率,减少了热量损失,也可降低套筒的保温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加热器,2-烘干器,3-驱动电机,4-烘干滚筒,5-套筒,7-支撑杆,8-进料口,9-出料口,10-螺旋板,13-滚动环,14-齿环,15-支撑滚轮,16-齿轮,17-燃烧室,18-混合室,19-空气进口,20-燃料加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观德,未经李观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74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合成橡胶单螺杆膨胀干燥机
- 下一篇:引线框架的测试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