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307324.4 | 申请日: | 2009-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8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童昌贤;蔡赐庆;王凯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2/22 | 分类号: | H01R12/22;H01R13/193;H01R12/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卡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指一种在电子元件与电路板之间进行建立电性导通路径的电子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多合一卡电子卡连接器在如今已经被广泛应用,用以选择性地插置一种电子卡或者同时插置不同类型不同尺寸的电子卡。
中国大陆专利第CN 2829137 Y号公开了一种多合一卡连接器,其由壳体11和压板31组成,壳体11设有三个部分重叠的插卡空间17,18,19,用以与三种不同的卡片相接触的三组端子21,23,25分别位于壳体11的后端、前端,以及中端位置,其中,上述三组端子21,23,25均设置有接触部,且这些接触部均呈悬臂状设置,用以与对应的卡片电性接触。
业界人士均知,在电子卡连接器中,端子的弹性对电子卡与电路板之间形成的电性导通路径起着关键作用,如果端子的弹性不能得到保证,则,经过电子卡多次插拔后,端子失去弹性,则,电子卡与电路板之间的路径将中断,因此,为了使端子的弹性得到提高,多数做法是:增加端子长度,使其发生弹性变形的部分增长,然而,当端子的长度增加后,其所能提供的正向力如果不能得到保证,仍然不能建立良好的电性导通路径。
鉴于以上问题,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子卡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导电端子可以提供足够的正向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本体、盖板、端子,以及滑块,其中,端子至少包括接触部,滑块设有端子槽,自由状态时,端子在滑块的作用下,位于本体下方位置,端子槽内设有台阶,当滑块受到外力作用后移时,上述端子之接触部抵接于上述台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至少具有以下优点:端子槽内设有支撑端子的接触部的台阶,因此,当电子卡插置进来并处于最终位置时,上述端子的接触部正好搭在端子槽内的台阶上,如此,可以提供足够的保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其中,电子卡已经插置于其中。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部分立体组合图,其中,盖板尚未组装。
图3是图1所示电子卡连接器的俯视图,其中,盖板并未组装。
图4是图1所示电子卡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沿图1中第一端子的剖视图,其中,电子卡未完全插入。
图6与图5类似,惟,电子卡已经完全插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用于在电子元件(例如电子卡A)与电路板之间建立电性导通路径,包括本体10、容置于本体10内的第二端子20、第一端子30、第三端子40、滑块50、覆于本体10上方的盖板60,安装于滑块上的导杆80和弹簧90,以及扣持于本体10下方的壳体70。
本体10,由塑胶制成,包括底板101、自底板101两侧边缘垂直向上延伸的侧板103,以及自底板101后缘垂直向上延伸的后板105,其中,底板101在前端位置设有镂空部(未标示),后板105两端并未与两侧的侧板103相连接,如此,在后板105与侧板103之间形成一对横向排列的缺口109,而后板105本身设有沿插卡方向延伸的第二端子槽(未标示),而每一个侧板103在前端位置设有狭槽107,藉此,引导电子卡的插入。
第二端子20,固持于本体10内,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二接触部201和第二尾部203,其中第二接触部201自第二端子槽延伸入本体10内部,并以悬臂状置于本体10底板101上方,第二尾部203自第二端子槽延伸出外部。第三端子40,固持于本体10内,包括第三接触部401和第三尾部403,其中,第三接触部401暴露于本体10前端的镂空部,第三尾部403自本体10侧板103延伸出外部。
滑块50,由塑胶材料制成,包括置于本体10底板101上表面的主体部501以及置于主体部501两侧端的侧部503,其中,主体部501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端子槽(未标示),其中一个侧部503上表面设有供导杆80作往复运动的心形槽509,且一对侧部503内壁分别设有推移部505,507,其中,一个推移部靠近滑块50的前端位置,另一个靠近滑块50的后端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73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