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气路的电缆组件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306928.7 | 申请日: | 2009-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8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丛佩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F16L25/00;H01B7/00;H01B7/17 |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赵敏 |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气 电缆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组件。
背景技术
电缆组件是将电连接器与电线电缆通过一定的端接方式和防护方法直接制成一体的电器产品,它可直接实现设备与设备之间的电气连接。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整机小型化、综合化已成为趋势,这就要求连接不同设备的电缆组件也应向小型化、集成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以与整机相适应。
基于上述原因,出现了一种既有电气连接又有高压气路连接的电缆组件,该电缆组件包括线缆和分别连接在线缆两端的连接器,各连接器上同时设有电接触件和气路接口,电接触件与线缆中的芯线对应连接,两端连接器上的气路接口通过一气管连接。该电缆组件中由于其气管与电缆是分立设置的,在电缆组件使用中需要弯折或者受到震动时,气管也会随之发生弯折或者受到震动,这样气管就容易产生死折而导致开裂漏气,影响整机的性能甚至造成不能正常工作,如遇气管中通高压氮气等会造成伤害的气体,还会带来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缆弯折不损伤气管的带有气路的电缆组件,防止因气管弯折受损而产生漏气的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气路的电缆组件,包括线缆、气管和连接在线缆两端的连接器,所述气管的两端对应连接在两连接器上的气路接口上,所述气管在线缆的外表面上由线缆一端螺旋缠绕延伸至线缆的另一端。
在线缆的外表面上还设有锦纶丝套,所述气管螺旋缠绕在锦纶丝套外。
在螺旋缠绕的气管外包敷有防护层。
所述防护层包括由内到外的绝缘层和帆布层,防护层的两端通过绑扎物固定于对应连接器的尾部附件上。
所述线缆为多芯屏蔽线缆,该线缆包括屏蔽导线和非屏蔽导线,屏蔽导线的最外层为屏蔽层;线缆的中心为由至少一根屏蔽导线构成的一束中心缆线,该束中心缆线外依次包围排布有至少两层的偶数层的缆线层,处于奇数层的缆线层由非屏蔽导线并行排布围成,处于偶数层的缆线层由屏蔽导线并行接触排布围成;在中心缆线与其邻接缆线层之间、在各相邻缆线层之间均设有导线固定膜层。
所述屏蔽导线的屏蔽层为编织屏蔽层。
所述导线固定膜层为聚四氟乙烯薄膜层。
本实用新型中,气管采用螺旋缠绕在线缆表面的方式从线缆的一端延伸至线缆的另一端,气管与线缆构成了一体,结构紧凑,在使用中,即便气管随着线缆弯折,气管也不会产生死折,因此防止了气管因损伤开裂而导致漏气现象的发生,保障了整机的性能和正常工作的进行,同时又使电缆具有了更好的柔韧性,达到防弯折的作用。在整机中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缆组件连接设备,尤其是需在气管中通诸如高压氮气等会造成伤害的气体的场合中使用,杜绝了因气管弯折开裂漏气造成人身安全的隐患,使用十分安全。
本实用新型中的线缆为多芯屏蔽线缆,该线缆采用屏蔽导线缆线层和非屏蔽导线缆线层交替构成的层状结构,且屏蔽导线缆线层中的相邻的屏蔽导线接触排布,使各屏蔽导线的屏蔽层互相导通,形成了一层屏蔽层,对位于其内层的非屏蔽导线施行了屏蔽。由于非屏蔽导线没有屏蔽层,其外径小于同规格的屏蔽导线的外径,所以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减小多芯线缆的外径尺寸,同时又保证了非屏蔽导线的屏蔽要求,另外,还增加了线缆的柔韧度。这种线缆为电缆组件实现小型化、集成化做出了贡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线缆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线缆中屏蔽导线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一种带有气路的电缆组件,包括线缆、气管5和连接在线缆两端的连接器1、9,连接器1、9上对应设置有电接触件10a、10b和气路接口20a、20b,电接触件10a、10b与线缆中的导线8对应连接,两连接器的气路接口20a、20b与所述气管5的两端对应连接;所述线缆的外表面上套设有锦纶丝套6,所述气管5在锦纶丝套6外由线缆一端螺旋缠绕延伸至线缆的另一端,在螺旋缠绕的气管5外包敷有防护层,该防护层包括由内到外的绝缘层4和帆布层3,防护层的两端通过锦丝绳7绑扎固定于对应连接器的尾部附件上。上述绝缘层4采用绝缘自粘带缠绕形成。图1中2为热缩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69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