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PU散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5972.6 | 申请日: | 200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3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贾祥波;孟凡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城市技工学校 |
主分类号: | H01L23/367 | 分类号: | H01L23/367;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273517 山东省邹***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pu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尤其涉及一种CPU散热器。
背景技术
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也是系统主要的发热器件,其温度过高将引起性能显著下降,不能稳定可靠的工作,如果长期处于过高温度的工作状态,将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为了使CPU正常工作,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散热,目前所使用的散热方式有强制风冷方式、热管方式、液冷方式,其中强制风冷方式就是利用风扇将散热片的热量通过强制对流方式散失,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易于安装,成为最主要的散热方式。
风冷方式散热器虽然被广泛应用,但是存在散热器温度分布不均匀、风道阻力大的问题,散热效果有待提高,而且长时间使用后,在散热鳍片之间积累许多灰尘,严重影响了对流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对散热器的结构做出改进,改善了散热效果,防止灰尘的积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设计的CPU散热器,包括散热鳍片和连接在所述散热鳍片下端的吸热底板,所述吸热底板中心的厚度大于边缘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吸热底板的垂直截面的侧边为直线。
优选地,所述吸热底板的垂直截面的侧边为弧线。
优选地,所述散热鳍片和所述吸热底板的连接为弧形过渡连接。
采用这的结构后,散热器的重量轻,温度分布均匀,风受到的阻力减小,风速加大,对流散热的效果好,而且有效地减少了灰尘的聚集。
附图说明
图1为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剖面图
图2为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剖面图
图3为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剖面图
图4为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局部剖面图
图中1风扇,2散热鳍片,3吸热底板,31侧边,32侧边,4连接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在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为实施例一,针对现有的散热器吸热底板厚度相同、吸热底板中心部分及其连接的散热鳍片温度高、吸热底板周围部分和边缘散热鳍片温度低的缺陷,改变吸热底板的厚度,使中心部分厚度大,边缘部分厚度小,有利于热量较快的传递到边缘部分及其散热鳍片。具体说,本实用新型由风扇1、散热鳍片2、吸热底板3三部分构成,风扇1安装在散热鳍片2的顶端,散热鳍片2呈放射状分布,散热鳍片2下端连接吸热底板3,吸热底板3下表面与CPU紧密接触,吸热底板3中心部分的厚度大,边缘部分较薄,其垂直截面为梯形,侧边31向下倾斜。当吸热底板3吸收CPU产生的热量时,更容易传递到边缘部分及其上面的散热鳍片2,使散热器的温度均匀,同时也减轻了散热器的重量;由于侧边31向下倾斜,顶部吹来的冷风受到的阻力减小,风速加快,对流散热的效果更好,防止了灰尘滞留在散热鳍片2的缝隙中。
图2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吸热底板3垂直截面的侧边32为弧形,散热器吸热底板3上表面由中心向边缘倾斜设计为沿弧线方向,更加有效地减少风的阻力,使散热器的温度更均匀,速更快,散热效果更好。
图3为实施例三,为了进一步减小风的阻力、加快风速,在实施例三中对散热鳍片2和吸热底板3连接部分4的形状做了优化,设计成弧形过渡连接,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城市技工学校,未经邹城市技工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59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和保护的框架
- 下一篇:一种屏蔽电机的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