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方形平面超大跨度预应力空间管桁架屋盖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305856.4 | 申请日: | 2009-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349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马克俭;周观根;卢亚琴;张华刚;何挺;肖建春;李莉;洪芳;刘飞;田子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7/08 | 分类号: | E04B7/08;E04B1/342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 楠 |
| 地址: | 55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方形 平面 超大 跨度 预应力 空间 桁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方形平面超大跨度预应力空间管桁架屋盖,属于跨度大于或等于90米、小于或等于150米的超大跨度预应力钢结构屋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型公共建筑中的会展中心、高速铁路的候车厅、航站楼及工业建筑的飞机机库、火力发电厂的干煤棚等建筑钢结构屋盖,其跨度要求越来越大,钢网格结构(网架与网壳)规程中跨度等于60米时为大跨度,跨度超过此限值达到90米~150米的跨度时为超大跨度,对于跨度在60米左右时的建筑,现有技术一般都采用梭形空间管桁架结构,其技术经济指标较好;当跨度达到90米~150米时,如果再采用梭形空间管桁架结构,其技术经济指标将迅速下降。由于梭形空间管桁架的上弦杆受压,下弦杆受拉,则梭形空间管桁架的抗弯刚度(ESI)主要体现在其折算惯性矩I=A1A2h2/(A1+A2),(式中h表示的是梭形空间管桁架中央结构高度,A1、A2分别表示梭形空间管桁架的上弦与下弦截面面积),由表达式可知,梭形空间管桁架的抗弯刚度与管桁架中部结构高度平方成正比,按现有技术的刚度要求,梭形空间管桁架中部结构高度h的数值一般在h≥L2/12范围(公式中L2为跨度),按此要求,当L2=90米时,h=7.5米,而组成梭形空间管桁架的斜腹杆其与水平线的夹角按α≈60°时,它的长度为8.66米左右,当L2=150米时,h=12.5米,其斜腹杆的长度为14.4米左右,而梭形空间管桁架的上、下弦杆的钢管截面由结构弯曲变形产生很大的压力和拉力控制,而斜腹杆钢管截面由结构剪切变形产生较小的拉、压力控制,且接近跨中斜腹杆长度大的拉、压力更小。如果当跨度L为90米时,梭形空间管桁架中的斜腹杆(压杆)按其所需强度计算,其斜腹杆的配杆仅为Φ114×4(g=10.85kg/m,这里g表示每米钢管重量),但按压杆长细比λ≤180的规定控制,应采用Φ152×5(g=23kg/m),两者相差12.15kg/m;当跨度为150米时,斜腹杆强度控制值需Φ127×4.5(g=17.32kg/m),而按长细比的规定控制,则斜腹杆需配制Φ245×6.5(g=38.23kg/m),两者相差21kg/m。一般梭形空间管桁架要确保满足变形要求,其结构高度h≥L2/12的范围,当跨度达90m~150m时,为确保结构刚度要求,其结构高度将猛增(h=7.5米~15.5米),从而导致梭形空间管桁架的中间斜腹杆长度更长,达8.66米~14.4米,而此处内力很小,按长细比构造要求也将使斜腹杆用钢量猛增。另外,由于梭形空间管桁架的结构高度过大,导致室内空间高度更大,对建筑节能极为不利。因此,现有的梭形空间管桁架结构在用于超大跨度的建筑时还是不够理想。在确保结构刚度和强度的条件下,降低结构高度,减少用钢量,是结构工程师开拓新型结构体系的主要思路。
在本世纪初、上世纪末出现的国外引进技术,即张弦梁(B.S.S)及张弦桁架(T.S.S)在国内多个大型公共建筑屋盖中出现,如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跨度为82.6米)采用张弦梁;广州国际会展中心(跨度为126.5米)采用张弦桁架。实践证明此类自平衡结构体系不仅结构高度达到其跨度长度L2的(1/10~1/8)L2,而且施工成型难度大,用钢量大,在沿海地区,屋面风吸力克服结构自重后,钢索松弛造成结构体系改变(梁式改变为拱式),为此还需配重来确保结构安全,进一步增大用钢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大学;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58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芯掉落缓冲装置
- 下一篇:一种真空室上盖升降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