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仰钻打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05527.X | 申请日: | 200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719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茂义;孙会功;孙同田;刘继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5/16 | 分类号: | B23B45/16;B25D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丽岩;白 云 |
地址: | 100068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孔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楼板底部成孔施工用的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装修吊顶作业吊杆安装或水电、消防等进行顶板下的管道、设备等吊装时,需要在砼楼板底部成孔,然后埋设膨胀螺栓,安装吊杆,一般情况下,操作工人都需要使用一个高凳,工人踩在高凳上,仰面朝上,手拿冲击电钻成孔。成孔时,在冲击电钻钻头的高速冲击作用下,随时会有砼碎块或碎屑崩落下来,因为工人操作时是仰面朝上,经常会导致工人的眼睛或面部受到伤害,而且随着冲击电钻的高速旋转,大量的粉末、灰尘飘落,也会对工人的呼吸系统造成损害;此外,成孔时需要两个人搬动高凳,工人作业时需要不断爬上爬下,所以钻孔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仰钻打孔装置,要解决传统的砼楼板底部成孔施工方法会损害工人身体健康的技术问题,并解决传统施工方法钻孔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仰钻打孔装置,包括一冲击电钻,冲击电钻的导线连接有电源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电钻的钻杆与一助力架固定连接,该助力架是由顶杆、上摇杆、立杆和下横杆铰接而成的铰链四杆机构,其中顶杆与立杆纵向平行,上摇杆与下横杆横向平行,立杆自下铰接点向下延伸,其下端部支撑于地面,上摇杆自与立杆铰接点向外横向延伸作为手柄,顶杆自上铰接点向上延伸,其上端部与冲击电钻固定连接。
所述顶杆上端部可平行连接托块,所述冲击电钻置于托块上面,由铁丝与顶杆绑扎连接。
所述托块可由钢钉固定连接在顶杆上。
所述顶杆、上摇杆、立杆和下横杆均可为方木。
所述上摇杆可为两根,分别夹持在顶杆两侧,并与顶杆铰接。
所述下横杆可为两根,分别夹持在顶杆两侧,并与顶杆铰接。
所述顶杆与上摇杆、上摇杆与立杆、立杆与下横杆、下横杆与顶杆之间均可通过螺栓铰接连接。
所述螺栓可由钢螺杆、双螺帽和钢垫片组成。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专门应用于钢筋混凝土楼板底部成孔的装置,其基本消除了工人操作的不安全因素,由于距钻孔位置较远,所以不会受到粉尘的干扰,保护了工人的眼睛、面部和呼吸系统,大大降低了对工人身体健康的损害。
使用本实用新型后,仅用两个人即可轻松完成所有施工过程,施工时不再需要高凳,省去了工人作业时需经常搬动高凳和爬上爬下的麻烦,所以操作简便、快捷,能够大幅度的提高膨胀螺栓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冲击电钻与顶杆连接的示意图。
图3是铰链四杆机构铰接处的示意图。
图4是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右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冲击电钻、2-顶杆、3-上摇杆、4-立杆、5-下横杆、6-钢螺杆、7-电源插头、8-电线、9-铁丝、10-托块、11-双螺帽、12-钢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5所示,这种仰钻打孔装置,包括一冲击电钻1,冲击电钻1的导线连接有电源插头7,冲击电钻1的钻杆与一助力架固定连接,该助力架是由顶杆2、上摇杆3、立杆4和下横杆5铰接而成的铰链四杆机构,其中顶杆2与立杆4纵向平行,上摇杆3与下横杆5横向平行,立杆4自下铰接点向下延伸,其下端部支撑于地面,上摇杆3自与立杆铰接点向外横向延伸作为手柄,顶杆2自上铰接点向上延伸,其上端部与冲击电钻1固定连接。所述顶杆2、上摇杆3、立杆4和下横杆5均为方木。
参见图2,所述顶杆2上端部平行连接托块10,所述冲击电钻1置于托块10上面,由铁丝9与顶杆2绑扎连接。所述托块10由钢钉固定连接在顶杆2上。
参见图1、图3,所述上摇杆3为两根,分别夹持在顶杆两侧,并与顶杆铰接。所述下横杆5为两根,分别夹持在顶杆两侧,并与顶杆铰接。
参见图3-5,所述顶杆2与上摇杆3、上摇杆3与立杆4、立杆4与下横杆5、下横杆5与顶杆2之间均通过螺栓铰接连接。所述螺栓由钢螺杆6、双螺帽11和钢垫片12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55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筒结构集物用具
- 下一篇:后照镜结构